读书札记第200期|《活着》

| 2023-12-26| 0

笔记活着读书感悟_活着的读书笔记_阅读笔记活着

01

图书简介

活着的读书笔记_笔记活着读书感悟_阅读笔记活着

本书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收获》1992年第6期。

本书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小说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中福贵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在冷静的笔触中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揭示了命运的无奈,与生活的不可捉摸。

1994年,改编自该小说的同名剧情片《活着》上映,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等主演 。1998年7月,《活着》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02

作者简介

阅读笔记活着_笔记活着读书感悟_活着的读书笔记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

1978年,高考落榜后进入卫生院当牙科医生。1983年,发表首部短篇小说《第一宿舍》。1987年,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等短篇小说,确立了先锋作家的地位;同年,赴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1990年,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出版。1992年,出版长篇小说《活着》。199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在《收获》杂志发表。1998年,凭借小说《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2003年,英文版《许三观卖血记》获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2004年,被授予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2005年至2006年,先后出版长篇小说《兄弟》的上下部,该书因极端现实主义的写作,曾在中国引起争议 。2008年5月,出版随笔集《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10月,凭借小说《兄弟》获得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13年,发表长篇小说《第七天》,并凭借该书获得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2015年,出版首部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2018年1月,凭借小说《活着》获得作家出版社超级畅销奖;7月,出版杂文集《我只知道人是什么》。2021年,出版八年来的首部长篇小说《文城》。

03

读书心得

笑对生活的苦难

张小雅

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作者余华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徐福贵本来是地主家的少爷,家里十分富裕,但他年轻时不懂事,又赌又嫖,对自己的妻子也态度恶劣,甚至在她怀孕时还对她冷嘲热讽、又打又骂。刚读到这里,我内心十分气愤,对福贵的行为感到极其厌恶。后来龙二设下赌局骗光了他的家产,父亲也去世了。之后,妻子家珍不离不弃,他也决定发愤图强。

但在去给生病的母亲请郎中时福贵被抓了做壮丁,加入了国民军。后被解放军俘虏成功返回了家乡活着的读书笔记,与家人重逢。本以为就此以后可以安安心心过日子,但又不得不经历三反五反,大跃进的潮流更迭。更加让他惨淡的是,他的儿子有庆因为跑去给县长夫人输血,而被活生生的抽死在了医院。再后来他的女儿在生孩子的时候也因为大出血死在了这所医院,他的老婆家珍没过多久也因苦痛的命运而去世,他的女婿因为工地事故也死了,只留下了他和他的孙子。但没想到的是,最后连他的孙子也因为吃豆子而被活生生撑死了。

读这本书时,我内心感到压抑无比。虽然福贵年轻时游手好闲,玩世不恭,是个极不负责的人,但他后来知道了悔改,眼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都离自己而去,他心中是有多么的痛苦。这本书也揭示出了许多道理,家珍的温柔贤惠、善良勤劳,凤霞的朴实干净、懂事孝顺,二喜的真挚善良、谦虚大度,有庆令我印象最深,他十分懂事,他怕把母亲给自己做的鞋跑坏,每次上学都把鞋子脱下来跑,即使地上积着厚雪也不愿意穿上鞋子,他懂事得让人心疼。这一个个人物都是当时黑暗社会背景下的一束束光芒,是黑暗雾霭中的一丝丝光亮,也是人们活下去的希望。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是这本书表达的真谛。

在现代社会中,像福贵这样有着浓厚悲剧色彩的人或许很少了,不过,人们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苦难险阻,每个人对待困难的态度也不同,有的人选择放弃自我、自生自灭,而有的人选择勇往直前、拼命抵抗。无论如何,只要活着,就一定还有希望,还一定会有方向,珍惜当下,珍惜美好。

04

好句欣赏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活着的读书笔记,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

这样的老人在乡间实在难以遇上,也许是困苦的生活损坏了他们的回忆,面对往事他们通常显得木讷,常常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过去。他们对自己的经历缺乏热情,仿佛是道听途说般的只记得零星几点,即便是这零星几点也都是自身之外的记忆,用一两句话表达了他们所认为的一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活着的读书笔记,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笔记活着读书感悟_阅读笔记活着_活着的读书笔记

小编、审核:李翠尧

文稿:张小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相关推荐

读书札记第200期|《活着》

本书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收获》1992年第6期。199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在《收获》杂志发表。2015年,出版首部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书心得读这本书时,我内心感到压抑无比。这是这本书

77 2023-12-26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