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是读书后有感而作,隐寓着哲理读书有感其一,通常称为哲理诗。宋代,不少文人喜爱以文入诗,但这类诗中思想性、艺术性高的却不多,多数陷于枯燥的说理读书有感其一,缺乏诗味。朱熹这首诗却能使艺术形象与说理水乳交融,自然流畅,发人深思。
此诗迫篇围绕一个小小方塘展开。他先把方塘比做一面镜子,说上空的天光云影、变幻、移动都能清晰地从水面上反映出来。这是一个多么讨人喜欢的方塘啊!接着,作者以一问一答的句式由写景转入说理。“问渠那得清如许”,“渠”为代词,指方塘。这一问极妙。这一句乃是过渡句,可说是起承转合中的转,是全诗中关键的一句。它在全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它引起了读者的悬念,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同时,通过它引起下句,把诗提到了更高的思想境界,使它具有更深刻的思想读书有感其一,更普遍的意义。下一句“为有源头活水来”,即是对上一句的答复。诗人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肯定源头活水乃是方塘明净如镜的根本原因。联系诗题,可知诗人在这里对方塘水清所作的解释,其实是他对读书之道所作的一个总结:人们的脑子只有源源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新思想,才能见事明,识理透。朱熹这里所说的“源头活水”,当然只能指儒家学说,也就是说,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儒家学说,才能做到心明如镜,不为物欲所蔽。如果读者从诗中所提供的形象、所阐明的思想,联想到社会生活的更多方面,还可以引起更广泛的、更深刻的思考。而这大概也就是这首诗具有历久的生命力的原因。
这首诗设喻和说理结合无间,前两句写景,形象生动,后二句揭示诗的旨意,自然贴切,毫无凑合的形迹。在述事中说理,说理中有形象,如“源头活水”,这岂不是生动的形象描绘?但它又是深刻的思辨。方塘中的天光云影,这当然是具体的景象刻划了,但它岂不也是认识事理应达到的胸次。作者为哲理设喻的全是日常事物,以及人们习见的景象,这就使人感到亲切,因而说理也更有说服力。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上一篇
这首诗是读书后有感而作,隐寓着哲理,通常称为哲理诗。宋代,不少文人喜爱以文入诗,但这类诗中思想性、艺术性高的却不多,多数陷于枯燥的说理,缺乏诗味。朱熹这首诗却能使艺术形象与说理水乳交融,自然流畅,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