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举正》·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唐郭京撰”。京不知何许人。《崇文总目》称其官为苏州司户参军。据《自序》言“御注《孝经》,删定《月令》”,则当为开元后人。《序》称曾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真本,比校今世流行本及国学乡贡人等本,举正其谬。凡所改定,以朱墨书别之。其书《崇文总目》始著录,《书录解题》於宋咸《易补注》条下称“咸得此书於欧阳修”,是天圣、庆历间乃行於世也。洪迈、李焘并以为信。晁公武则谓以繇彖相正,有阙漏可推而知,托言得王韩手札及石经。赵汝楳亦诋其挟王、韩之名以更古文。王应麟又援《后汉书·左雄传》“职斯禄薄”句,证其改《旅卦》斯字为亻斯之非。近时惠栋作《九经古义》,驳之尤力。今考是书,《唐志》不载。李焘以为京开元后人,故所为书不得著录(按焘说见《文献通考》),然但可以解《旧书·经籍志》耳。若《新书·艺文志》则唐末之书无不具列,岂因开元以后而遗之。疑其书出宋人依托,非惟王韩手札不可信,并唐郭京之名亦在有无疑似之间也。顾其所说,推究文义,往往近理。故晁公武虽知其托名,而所进《易解》,乃多引用。即朱子《本义》,於《坤·象传》之“履霜坚冰”、《贲·象传》之“刚柔交错”、《震·彖传》之“不丧匕鬯”,亦颇从其说。则亦未尝无可取矣。晁公武《读书志》载京《原序》,称所改正者一百三十五处,二百七十三字。而洪迈《容斋随笔》、赵汝楳《易序丛书》皆作一百三处。今本所载《原序》,亦称差谬处一百三节。则晁氏所云,殆为疏舛。又原本称别以朱墨,盖用《经典释文》之例。今所行本已全以墨书,盖非其旧。以非宏旨之所系,故仍从近刻焉。
《学易大象要参》·四卷(编修林澍蕃家藏本)国朝林赞龙撰。赞龙字云泽,侯官人。雍正丙午举人。是书以发明《大象》为主,六十四
《易汉学》·八卷(光禄寺卿陆锡熊家藏本)国朝惠栋撰。是编乃追考汉儒《易》学,掇拾绪论以见大凡。凡《孟长卿易》二卷,《虞仲
《易经疑问》·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姚舜牧撰。舜牧字虞佐,乌程人。万历癸酉举人。历官新兴、广昌二县知县。考舜牧生於嘉
《周易浅述》·八卷(内府藏本)国朝陈梦雷撰。梦雷字省斋,闽县人。顺治己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缘事谪戍,后蒙恩召还,校正铜
《易原奥义》·一卷、《周易原旨》·六卷(内府藏本)元保八撰。保八字普菴,色目人,居於洛阳。是书前有《进太子笺》,结衔称“
《易学图说会通》·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杨方达撰。方达字符苍,一字扶苍,武进人。此书《自序》云:“寻绎宋、元经解及近
《易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曹庭栋撰。庭栋字六吉,嘉善人。是书为图学而作。一卷《河图》,二卷《洛书》,三卷《大衍
《雪园易义》·四卷、《图说》·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李奇玉撰。奇玉字元美,嘉善人。崇祯戊辰进士。官至汝宁府知府。是编惟
《易测》·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曾朝节撰。朝节字植斋,临武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是编取王弼《注》、孔颖达《疏
《周易易简说》·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高攀龙撰。攀龙字云从,无锡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谥
《吴园易解》·九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宋张根撰。根字知常,德兴人。年二十一登进士第。大观中官至淮南转运使,以朝散大夫终於家
《易例》·二卷(桂林府同知李文藻刊本)国朝惠栋撰。栋所作《周易述》目录,列有《易微言》等七书,惟《易微言》二卷附刊卷末,
《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李衡撰。衡字彦平,江都人。乾道中官秘阁修撰,寻除御史改起居郎。事迹具《宋史》
《易宪》·四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沈泓撰。泓字临秋,华亭人。崇祯癸未进士。官刑部主事。是编随文诠义,不载《本义》原文,
《续韦斋易义虚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涂宗濬撰。宗濬字镜原,南昌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谥恭襄。是编用注疏
《周易经传训解》·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宋蔡渊撰。渊字伯静,号节斋,建阳人。案朱彝尊《经义考》,蔡渊《周易经传训解》
《经义管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饶一辛撰。一辛字冶人,南城人。是书成於雍正丙午。凡《图说》七、《周易统天旋卦赋》
《易学启蒙小传》·一卷、附《古经传》·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税与权撰。与权始末未详。据其《自序》,知为魏了翁门人。据书
《易经提要录》·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徐铎撰。铎字令民,盐城人。乾隆丙辰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此书不载《经》文,第摭
《易深》·八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许伯政撰。伯政字惠棠,巴陵人。乾隆壬戌进士,官山东道监察御史。是书以为图画皆出太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