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诗话》·十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郑方坤撰。初,王士祯欲作《五代诗话》,仅草创而未成。其门人务尊师说,遂以未成之本传钞,阙陋实甚,体例尤疏。宋弼尝补其阙遗而刊之,仍多未备。方坤得士祯残稿於历城朱氏,乃采摭诸书,重为补正。原本六百四十二条之中,删其二百一十六条,增入七百八十九条,共成一千二百一十五条。凡所增入,仿宋庠《国语补音》、吴师道《补正战国策》之例,各以一“补”字冠之,使不相混。凡国主、宗室一卷,中朝一卷,南唐一卷,前蜀、后蜀一卷,吴越、南唐一卷,闽一卷,楚、荆南一卷,宫闺、仙鬼、缁流一卷,羽士、鬼怪一卷,杂缀一卷。其中有尤而效之者,如原本载罗隐《谢表》、殷文圭《启事》,本为四六骈词,无关吟咏。他若《李氏藏书太原草檄》、和凝之《詅痴符》、桑维翰之《铸铁砚》、徐寅之《献过大梁赋》,直成杂事,无预於诗,一概从删。殊有廓清之功。而李后主《跋怀素书》,亦无关诗事,乃录之不遗。原本方干、郑谷、唐球诸人,上连唐代,方坤既已刊削。而司空图之不受梁官,韩偓之未食闽禄,例以陶潜称晋,仍是唐人。列之五代,亦乖断限。至潘慎修《献宋太宗诗》,刘兼《长春节诗》,宋事宋人。一并阑入,尤泛滥矣。又如苏轼演《陌上花》,晁补之撰《芳仪曲》,李淑《题周恭帝陵》,宋徽宗书白居易句,虽咏五代之事,实非五代之人,一概增入。则咏明妃者当列之汉诗,赋雀台者应入之魏集,自古以来,无斯体例。贪多务得,方坤亦自言之矣。至於《江南江北旧家乡》一首,《江表志》以为杨溥,马令《南唐书》以为李煜。《嘲宋齐邱丧子》一诗,《梦溪笔谈》以为老瞽乐工,《渔隐丛话》以为李家明。如此之类,不一而足。前后并载,既不互注,又不考定,亦属疏舛。然采摭繁富,五代轶闻琐事,几於搜括无馀。较之士祯原书,则赅备多矣。
──右“诗文评类”六十四部,七百三十一卷,皆文渊阁著录。
《太学黼藻文章百段锦》·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方颐孙编。颐孙,福州人,理宗时为太学笃信斋长。其始末则未详也。是
《珊瑚钩诗话》·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张表臣撰。表臣字正民,里贯未详。官右承议郎,通判常州军州事。绍兴中,终於司农丞。
《历代吟谱》·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蔡传撰。传,莆田人,襄之孙也。此编始前汉以迄唐、宋,凡能诗之人,皆纪其姓字。末载厉
《冰川诗式》·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梁桥撰。桥字公济,号冰川子,真定人。由选贡生授四川布政司经历。是书成於嘉靖己巳。分
《全唐诗话》·十卷(内府藏本)原本题宋尤袤撰。袤有《梁谿遗稿》,已著录。考袤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以光宗时卒,而自序年月乃
《存馀堂诗话》·一卷(两淮总督采进本)明朱承爵撰。承爵有《灼薪剧谈》,已著录。是编凡论诗二十六条,离合参半。如论天厨禁脔
《老杜诗评》·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方深道撰。深道,晋江人。官奉议郎,知泉州。旧本题曰元人。案是编见陈振孙《书录解题》
《对床夜语》·五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宋范晞文撰。晞文字景文,号药庄,钱塘人,太学生。咸淳丙寅,同叶李、萧规等上书劾
《东坡诗话》·三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元陈秀民编。秀民既作《东坡文谈录》,复杂采诸家论苏诗者裒为此书。其排纂后先,既不以
《菊坡丛话》·二十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单宇撰。宇字时泰,菊坡其号也,临川人。正统己未进士,官侯官县知县。事迹具《明史
《解颐新语》·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皇甫汸撰。汸有《百泉子绪论》,已著录。是编乃其说诗之语,凡分八门:曰叙论,曰述事,
《诗林广记前集》·十卷、《后集》·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蔡正孙撰。正孙字粹然,自号“蒙斋野逸”。前有自序,题岁在屠
《文章精义》·一卷(永乐大典本)是书世无传本,诸家书目亦皆不载,惟《永乐大典》有之。但题曰李耆卿撰,而不著时代,亦不知耆
《师友诗传录》·一卷、《续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师友诗传录》,国朝郎廷槐编。《续录》,国朝刘大勤编。二人皆学诗
《柳亭诗话》·三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国朝宋长白撰。长白原名俊,以字行,山阴人。是编成於康熙乙酉。自三代以迄近人,凡涉
《尧山堂偶隽》·七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蒋一葵编。一葵有《尧山堂外纪》,已著录。是书取前人比偶之文,自六朝迄宋、元,凡
《诗文轨范》·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徐骏撰。骏常熟人。其书杂采古人论文之语,率皆习见。所载诏诰表奏诸式,尤未免近俗。
《文通》·三十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朱荃宰撰。荃宰字咸一,黄冈人。所著有文、诗、乐、词、曲五编,并以通名,见於自序。而
《历代诗话》·八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景旭撰。景旭字旦生,归安人。是书前后无序跋,而中有涂乙之处,盖犹初定之稿。分
《诗辨坻》·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国朝毛先舒撰。先舒有《声韵丛说》,已著录。是编评历代之诗。首为总论,次为经,次为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