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皃易内仪以》·六卷、《皃易外仪》·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倪元璐撰。元璐字玉汝,上虞人。天启壬戌进士。历官户部尚书,兼礼部尚书、翰林学士。崇祯甲申殉难。世祖章皇帝赐谥文贞。事迹具《明史》本传。是书《内仪以》专以《大象》释经,每卦列卦爻辞至《大象》而止。以六十四卦《大象》俱有以字,以之为言用也,故以名书。《外仪》则有《原始》、《正言》、《能事》、《尽利》、《曲成》、《申命》六目,而又别为小目以纪之。皆取《系辞》中字义名篇,篇各有图。朱彝尊《经义考》曰:“倪氏元璐《皃易内仪》六卷,《外仪》十五卷。《内仪》之下无以字。”然此编为当时刊本,实有以字,则《经义考》误脱也。其名《皃易》者,蒋雯阶《序》谓:“公作《皃易》,皃者,姓也”。考《说文》倪、皃本二字,惟《汉书·皃宽传》皃与倪同,则是古字本可通用。然考元璐《自序》实作孩始之义,其文甚明。则雯阶不免於附会。万历中紫溪、苏濬已先有《儿易》,岂亦寓姓乎。元璐是书,作於明运阽危之日,故其说大抵忧时感世,借《易》以抒其意,不必尽为经义之所有。然《易》兴於中古,而作《易》者有忧患。其书不尽言,其言不尽意,而引伸触类,其理要无不包。《春秋繁露》,其言不尽比附《春秋》,而儒者至今尊用之,为其大义与《春秋》相发明也。元璐是书,可作是观,盖与黄道周《三易洞玑》等书同为依《经》立训者也。其人足并传,其言亦足并传。必以章句训诂核其离合,则细矣。
《易传灯》·四卷(永乐大典本) 《易传灯》一书,诸家书目俱不著录,朱彝尊《经义考》亦不载其名,惟《永乐大典》散见於各卦之
《易序丛书》·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旧本题“宋赵汝楳撰”。汝楳有《周易辑闻》六卷,《易雅》一卷,《筮宗》三卷,总谓之《
《读易详说》·十卷(永乐大典本)宋李光撰。光字泰发,上虞人。崇宁五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谥庄简。事迹具《宋史》本传。光为
《读易隅通》·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来集之撰。集之字元成,萧山人。崇祯庚辰进士。官安庆府推官。是书多触类旁推以求其融贯
《玩易意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王恕撰。恕字宗贯,三原人。正统戊辰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端毅。事迹具《明史》本传
《读易日钞》·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烈撰。烈字武承,大兴人。康熙庚戌进士。授内阁中书。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改翰林院编
《易辨》·一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丰坊撰。此书以孔子授《易》於商瞿,《文言》诸传凡“何谓也”皆以为商瞿问辞,“子曰”以
《周易集说》·四十卷(内府藏本)宋俞琬撰。琬字玉吾,吴县人。生宋宝祐初,入元隐居著书。徵授温州学录,不赴。至延祐初始卒。
《周易冥冥篇》·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苏濬撰。濬字君禹,号紫溪,晋江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此书惟解《上
《读易近解》·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汤秀琦撰。秀琦号弓菴,临川人。顺治中以岁贡生官鄱阳县训导。是编取《周易图说》为之
《周易函书约存》·十八卷、《约注》·十八卷、《别集》·十六卷(刑部尚书胡季堂家藏本)国朝胡煦撰。煦字晓沧,光山人。康熙壬
《周易古文钞》·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刘宗周撰。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人。万历辛丑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南都破后,绝粒
《易会》·八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邹德溥撰。德溥字汝光,安福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司经局洗马。《明史·儒林传》附见其祖
《周易纂》·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之俊撰。之俊字沧起,汾阳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是编用注疏本,汇先儒旧说
《易学识遗》·一卷(内府藏本)明朱睦撰。睦字灌甫,号西亭,周定王六世孙。万历五年举宗正,领宗学事。事迹附见《明史·周王橚
《周易辨正》·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喻国人撰。国人字春山,郴州人。其书大旨谓先儒多是非倒置,以十为《图》,九为《书》,
《易象钩解》·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陈士元撰。士元字心叔,应城人。嘉靖甲辰进士。官至滦州知州。是编专阐《经》文取象之义
《易参》·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钱彭曾撰。彭曾号觉龛,钱塘人。是书用注疏本而不载《经》文,但标每节之目。首为《图说》,
《周易要义》·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宋魏了翁撰。了翁字华父,号鹤山,临邛人。庆元五年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参知政
《西溪易说》·十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李过撰。过字季辨,兴化人。董真卿《周易会通》称此书有过《自序》,在庆元戊午,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