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讲易经解义》·十八卷
康熙二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定。《易》为四圣所递传,则四圣之道法、治法具在於是。故其大旨在即阴阳往来、刚柔进退,明治乱之倚伏、君子小人之消长,以示人事之宜,於帝王之学,最为切要。儒者拘泥章句,株守一隅,非但占验禨祥,渐失其本,即推奇偶者言天而不言人,阐义理者言心而不言事,圣人立教,岂为是无用之空言乎?是编为讲幄敷陈,睿裁鉴定。其体例与宋以来奏进讲义大致略同,而於观象之中,深明经世之道。御制《序》文所谓“以经学为治法”者,实括是书之枢要,亦即括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枢要。信乎帝王之学,能见其大,非鲰生一知半解所能窥测高深也。
《易通》·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赵以夫撰。以夫字用父,宗室子。居於长乐。嘉定十年进士。历官资政殿学士。是书前有以夫《自
《易筌》·六卷、《附论》·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焦竑撰。竑字弱侯,应天旗手卫籍,山东日照人。万历己丑进士第一,授翰林院
《易疑》·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方时化撰。其《易》学之第五种也。首卷《密义疑》二十一则,二卷《名象疑》十二则,三卷《
《伏羲图赞》·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第撰。第字季立,连江人。以诸生从军,官至蓟镇游击。是书上卷,於奇偶之数,皆以黑白
《三易大传》·七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李陈玉撰。书分二册。一曰《先天古易》,以解图书。又每篇系以赞语。其最异者,以《
《乾坤凿度》·二卷(永乐大典本)按《乾坤凿度》,《隋、唐志》、《崇文总目》皆未著录。至宋元祐间始出。《绍兴续书目》有《仓
《易学四同》·八卷、《别录》·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季本撰。本字明德,山阴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长沙府知府。是编以《四
《易学管见》(无卷数,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洪启初撰。启初字尔还,南安人。万历癸丑进士。官兵部主事。是书用注疏本。大抵训诂
《易领》·四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郝敬撰。是书专释卦序之义,《自序》谓冠以《序卦传》,如衣之挈领,故以“领”名。卷前标
《经义管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饶一辛撰。一辛字冶人,南城人。是书成於雍正丙午。凡《图说》七、《周易统天旋卦赋》
《周易辨疑》(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开先撰。开先字传一,长寿人。与嘉靖中太常寺卿李开先名姓偶同,非一人也。其《易
《易学》·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沈一贯撰。一贯字肩吾,号蛟门,鄞县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中极殿大学士(案《明史》本传
《易学图说会通》·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杨方达撰。方达字符苍,一字扶苍,武进人。此书《自序》云:“寻绎宋、元经解及近
《周易易简编》(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陆起龙撰。起龙字云从,上海人。万历壬子举人。官永宁县知县。是书《自序》,谓采汉
《易思图解》(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刘日曦撰。日曦字仲升,彭泽人。天启壬戌进士。是书以邵子《大横》、《大圆》二图为先
《周易筮述》·八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宏撰撰。宏撰字无异,号山史,华阴人。康熙己未尝举荐博学鸿词。宏撰以朱子谓《易》
《周易广义》·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潘元懋撰。元懋字友硕,鄞县人。是书成於康熙壬子。以朱子《本义》为主,逐句发明,
《大易阐微录》·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刘琯撰。琯字献白,枣强人。先天之图,於《周易》之上别尊羲《易》,其传出自陈抟
《易纂言外翼》·八卷(永乐大典本)元吴澄撰。澄所著《易纂言》义例,散见各卦中,不相统贯。卷首所陈卦画,亦粗具梗概,未及详
《易学辨惑》·一卷(永乐大典本)宋邵伯温撰。伯温字子文,邵子之子也。南渡后官至利路转运副使。事迹具《宋史·儒林传》。案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