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公易说》·六卷(永乐大典本)
宋司马光撰。考苏轼撰光《行状》,载所作《易说》三卷,《注系辞》二卷。《宋史·艺文志》作《易说》一卷,又三卷,又《系辞说》二卷。晁公武《读书志》云:“《易说》杂解《易》义,无诠次,未成书。”《朱子语类》又云:“尝得温公《易说》於洛人范仲彪,尽《随卦》六二,其后阙焉。后数年,好事者於北方互市得版本,喜其复全。”是其书在宋时所传本,已往往多寡互异,其后乃并失其传。故朱彝尊《经义考》亦注为“已佚”。今独《永乐大典》中有之,而所列实不止於《随卦》,似即朱子所称后得之本。其释每卦或三四爻,或一二爻,且有全无说者。惟《系辞》差完备,而《说卦》以下仅得二条。亦与晁公武之言相合。又以陈友文《集传精义》、冯椅《易学》、胡一桂《会通》诸书所引光说核之,一一具在。知为宋代原本无疑。其解义多阙者,盖光本撰次未成,亦如所著《潜虚》,转以不完者为真本,并非有所残佚也。光传家集中有《答韩秉国书》,谓王辅嗣以老庄解《易》,非《易》之本旨,不足为据。盖其意在深辟虚无玄渺之说。故於古今事物之情状,无不贯彻疏通,推阐深至。如解《同人》之《彖》曰:“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坎》之《大象》曰:“水之流也,习而不止,以成大川。人之学也,习而不止,以成大贤。”《咸》之九四曰:“心苟倾焉,则物以其类应之。故喜则不见其所可怒,怒则不见其所可喜,爱则不见其所可恶,恶则不见其所可爱。”大都不袭先儒旧说,而有德之言,要如布帛菽粟之切於日用。惜其沈湮既久,说《易》家竟不获睹其书。今幸际圣朝,表章典籍,复得搜罗故简,裒次成编。亦可知名贤著述,其精义所在,有不终泯没於来世者矣。谨校勘釐订,略仿《宋史》原目,定为六卷,著於录。
《易学启蒙小传》·一卷、附《古经传》·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税与权撰。与权始末未详。据其《自序》,知为魏了翁门人。据书
《周易纂解正宗》·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谢复茪撰。复茪字菁来,吉水人。其书先列朱子《本义》,以《直解》、《大全》、《
《大易缉说》·十卷(内府藏本)元王申子撰。申子字巽卿,邛州人。其始末未详。据卷首载田泽《刊书始末》,惟称其“皇庆二年行省
《易原》·八卷(永乐大典本)宋程大昌撰。大昌字泰之,休宁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历官权吏部尚书,出知泉州建宁府,以龙图阁直
《卦爻遗稿演》·一卷(左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前有小引,乃其子所作。谓其父於《易》多有论说,未有完书。其子
《周易纬史》(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钱偲撰。偲号坚瓠老人,钱塘人。雍正壬子副榜贡生。是书以卦爻分配史事,故曰《纬
《玩易微言摘钞》·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杨廷筠撰。廷筠字仲坚,钱塘人。万历壬辰进士。是编采诸家说《易》之言,汇集成帙,
《易图说》·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吴仁杰撰。仁杰字斗南,昆山人。《宋史·艺文志》载仁杰《古周易》十二卷,《易图说》三卷
《易学滥觞》·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黄泽撰。泽字楚望,资州人,家於九江。大德中尝为景星书院山长,又为东湖书院山长,年逾
《周易口诀义》·六卷(永乐大典本)唐史徵撰。《崇文总目》曰:“河南史徵,不详何代人。”晁公武《读书志》曰:“田氏以为魏郑
《易传义》·十二卷(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取程子《易传》、朱子《易本义》合为一书,冠以《图说》、《纲领》各一篇。皆从
《周易象旨决录》·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熊过撰。过字叔仁,号南沙,富顺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礼部祠祭司郎中。《明史·文
《看易凡例图说》·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龙子昂撰。子昂,泰和人。嘉靖庚子举人。官知县。是编不标书名,前列《读易凡例》共
《易经本义翼》·十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不标撰人名氏。惟卷首题签云“苏州府学附生曹沄手辑吴敬庵《羲经本义》二十本,上大
《续韦斋易义虚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涂宗濬撰。宗濬字镜原,南昌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谥恭襄。是编用注疏
《大易法象通赞》·七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元郑滁孙撰。滁孙字景欧,处州人。宋景定间进士。尝知温州乐清县,迁宗正丞、礼部郎
《周易章句证异》·十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翟均廉撰。均廉字春沚,仁和人。乾隆乙酉举人。官内阁中书舍人。是书取《周易》
《易经补义》·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方芬撰。芬字舒林,歙县人。其书全列《本义》於前,而以己所发明附赘於末,皆标“补”字
《周易可说》·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曹学佺撰。是书以象占为主,於前人中多采来知德《易》注,而深疑朱子《本义》。如谓“凡
《周易蛾术》·七十四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国朝倪涛撰。涛字崐渠,钱塘人。其书於每卦中分《尚辞》、《尚变》、《尚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