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衷论》·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英撰。英字敦复,桐城人。康熙丁未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谥文端。是书专释六十四卦之旨,而不及《系辞》、《说卦》、《序卦》、《杂卦》。每卦各为一篇,诠解大意而不列《经》文。大抵以朱子《本义》为宗,然於《坎卦》之“贰用缶”句,又以《本义》为未安,而从程《传》以“樽酒簋贰”为句,则固未尝如胡炳文等胶执门户之见也。其立说主於坦易明白,不务艰深。故解《乾彖》“元亨利贞”云:“文王系辞本与诸卦一例。”解《乾》、《坤》、《文言》云:“圣人举《乾》、《坤》两卦,示人以读《易》之法。”如此扩充体会,盖以《经》释《经》,一扫纷纭轇轕之见,大旨具是矣。《汉书·儒林传》称费直惟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知汉代专门,不矜繁说。英作是书,其亦此志欤?
《易解拾遗》·七卷、附《周易句读读本》·二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周世金撰。世金字仲兰,衡山人。是书成於乾隆辛巳。大旨以
《易经大旨》·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唐龙撰。龙字虞佐,兰谿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文襄。事迹具《明史》本传
《周易小疏》·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虞楷撰。楷字孝思,号蓼园,里籍未详。书无序跋,亦不知作於何时。中述《周易折中》
《周易函书约存》·十八卷、《约注》·十八卷、《别集》·十六卷(刑部尚书胡季堂家藏本)国朝胡煦撰。煦字晓沧,光山人。康熙壬
《古易考原》·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梅鷟撰。鷟,旌德人。正德癸酉举人。官南京国子监助教,终盐课司提举。是书谓伏羲之《易
《易精蕴大义》·十二卷(永乐大典本)元解蒙撰。蒙字求我,吉水人。《江西通志》作“字来我”,盖字形相近而误也。中天历乙巳江
《易传义》·十二卷(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取程子《易传》、朱子《易本义》合为一书,冠以《图说》、《纲领》各一篇。皆从
《易筌》·六卷、《附论》·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焦竑撰。竑字弱侯,应天旗手卫籍,山东日照人。万历己丑进士第一,授翰林院
《横渠易说》·三卷(内府藏本)宋张子撰。《宋志》著录作十卷。今本惟《上经》一卷,《下经》一卷,《系辞传》以下至《杂卦》为
《周易本义晰》(无卷数,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胡良显撰。良显字忠遂,别号得岑,汉阳人。康熙辛卯举人,官武城县知县。是编皆推
《易鼎三然》(无卷数,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朱天麟撰。天麟字震青,吴江人,寄籍昆山。崇祯戊辰进士。由兵部主事改授编修。后桂
《古易世学》·十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丰坊撰。坊字存礼,鄞县人。嘉靖癸未进士。除礼部主事。免官家居,坐法窜吴中,改名道
《易学滥觞》·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黄泽撰。泽字楚望,资州人,家於九江。大德中尝为景星书院山长,又为东湖书院山长,年逾
《大易择言》·三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程廷祚撰。廷祚字绵庄,号青溪,上元人。是编因桐城方苞《绪论》,以六条编纂诸家
《易蓍图说》·十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潘咸撰。咸不知何许人。所著别有《音韵源流》,中引李渔《诗韵》,则其人在李渔后矣。
《周易本义通释》·十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元胡炳文撰。炳文字仲虎,号云峰,婺源人。尝为信州道一书院山长,再调兰溪州学正
《易经存疑》·十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林希元撰。希元字茂贞,号次崖,同安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佥事。见《自序》
《用易详解》·十六卷(永乐大典本)宋李杞撰。杞字子才,号谦斋,眉山人。仕履未详。考宋有三李杞。其一为北宋人,官大理寺丞,
《易学统此集》·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孙维明撰。其子越续成之。维明字克晟,江宁人。前有天启四年维明《自序》。其书多取
《心易》·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戴天恩撰。天恩字福承,萧山人。是书成於康熙癸巳。自太极至八卦变六十四卦,为图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