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问小注》·三十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朱子撰”。宋以来诸家书目皆不著录,诸儒传朱子之学者亦无一人言及之。康熙壬午,始有陈彝则家刻本,称明徐方广所增注。越二十年壬寅,郑任钥又为重刻,而附以己说,并作《后序》。反覆力辨,信为朱子书。如卷首载朱子《与刘用之书》及《序》四篇,《晦庵集》中不载,则以为集中偶佚。《年谱》不记作此书,则以为《年谱》遗漏。书中多讲时文作法,则以为制义始王安石,朱子亦十九举进士,必善时文。连篇累牍,欲以强词夺理。至如解《中庸》“其至矣乎”一节,“道之不行也”一节,皆剽《四书大全》所载双峰饶氏语;“射有似乎君子”一节,全剽《四书大全》所载新安陈氏语,伪迹昭然,万难置喙,则以为《大全》误题姓名。其偏执殆不足与辨。又既称此书作於《集注》之后,而《孟子》“万物皆备於我矣”一章,乃於第三条下附记曰:“此条系《语类》说,第八条系《或问》说,前辈多疑此为未定之说,在《集注》之前,信哉!”是《小注》又在《集注》前矣,不亦自相牴牾耶?所载《中庸》原《序》,称淳熙己酉冬十月壬申。考《宋史·孝宗本纪》,是月有庚子、壬寅二日。使庚子为朔,则下推三十二日为壬申,使壬寅为晦,则上推三十一日为壬申,均不得在十月。《文献通考》载朱子之言曰“《集注》后来改定处多,遂与《或问》不相应,又无工夫修得”云云,是《或问》尚未暇改,何暇又作《小注》?陈振孙《书录解题》又曰:“《论语通辑》十卷,黄榦撰。其书兼载《或问》,发明妇翁未尽之意”。使朱子果有此书,榦亦何必发明乎?其为近人依托无疑。王懋竑《白田杂著》有是书《跋》,称任钥刻是书后,自知其谬,深悔为汤友信所卖。并称《序》及诸论皆友信之笔,任钥未尝寓目云。
《孟子集疏》·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蔡模撰。模字仲觉,号觉轩,建安人。蔡沈之子,蔡抗之兄也。赵顺孙《四书纂疏》载模所
《论语正义》·二十卷(内府藏本)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昺字叔明,曹州济阴人。太平兴国中擢九经及第。官至礼部尚书。事迹具《宋
《四书晰疑》(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陈鋐撰。是书成於乾隆辛酉。前有《例言》,谓“《四书》疑义虽多,其间或有一说之确
《论语义府》·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肯堂撰。肯堂有《尚书要旨》,已著录。是编不列经文,但标章目,历引宋、元、明诸家
《杂说》·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亦无序跋。相其纸墨圈点,不过数十年中物,殆近人作也。其书凡《读论语注疏》一
《四书人物考》·四十卷、《补考》·八卷(通行本)明薛应旂撰。应旂字仲常,武进人。嘉靖乙未进士,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是编於
《论语商》·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周宗建撰。宗建字季侯,吴江人。万历辛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湖广,为魏忠贤所害。
《四书近指》·二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孙奇逢撰。奇逢有《周易大旨》,已著录。是编於四子之书挈其要领,统论大指,间引先
《论语孟子考异》·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王应麟撰”。凡注疏诸儒之说与《集注》互异者,各为考订。然应麟著作,传世
《经言枝指》·一百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禹谟撰。是编於《四书集注》之外,旁搜诸说,故取《庄子》骈拇枝指之意为名。凡《汉
《中庸辑略》·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石{敦山}编。朱子删定。{敦山}字子重,号克斋,新昌人。绍兴十五年进士,官至太常主簿,
《孟子传》·二十九卷(内府藏本)宋张九成撰。九成字子韶,自号无垢居士。其先开封人,徙居钱塘。绍兴二年进士第一人,授镇东军
《圣学心传》(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薛凤祚编。凤祚字仪甫,益都人。尝师事定兴鹿善继、容城孙奇逢,因会辑善继《四书说
《松阳讲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陆陇其撰。是书乃其官灵寿知县时与诸生讲论而作,故所说止一百十八章。於《四书》不
《此木轩四书说》·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焦袁熹撰。袁熹有《春秋阙如编》,已著录。是书据其子以敬、以恕所作《凡例》,袁
《四书约旨》·十九卷(礼部尚书德保家藏本)国朝任启运撰。启运有《周易洗心》,已著录。是编乃平日与门人讲贯、随笔劄记之文。
《大学翼真》·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胡渭撰。渭有《禹贡锥指》,已著录。是书卷一分四目:曰《大学二字音义》,曰《先王学
《朱子四书语类》·五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周在延编。在延,祥符人,后流寓於江宁。其书乃於《朱子语类》中专取《四书》
《逸讲笺》·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所论,而其子及门人编录之。上卷为章世法所录,乃所讲《孟子》“不动心”章之稿。
《四书纂言》(无卷数,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国朝王士陵撰。士陵有《易经纂言》,已著录。是编采摭坊刻《四书》讲章,排比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