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传义合订》·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朱轼撰。轼字若瞻,高安人。康熙甲戌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端。是编因程子《易传》、朱子《易本义》互有异同,为参校以归一是,不复两可其说,以滋岐贰。惟两义各有发明,可以并行不悖者,仍俱录焉,而附以诸儒之论。其诸儒之论有实胜《传》、《义》者,则竟舍《传》、《义》以从之,轼所见亦各附於后。其《凡例》有曰:“遗象言理,自王辅嗣始。然《易》者象也,有象斯有理,理从象生也。孔子《彖》、《象》二传,何尝非言象?雷、风、山、泽以及《乾》马、《坤》牛、《震》龙、《巽》鸡之类,皆象也。即卦之刚柔、上下、应比承乘,亦何莫非象乎?舍是而言理,不知所谓理者安在矣。《易》道之取类大,精粗巨细,无所不有。即纳甲、飞伏等术数之学,不可谓非《易》之一端也。况中爻、互卦、倒《巽》、倒《兑》、厚《离》、厚《坎》之象,皆卦体之显而易明者乎?”又称:“卦有对易、反易。反易之义,先儒言之已备,来知德谓之卦综,谬矣。”又称:“程子不取卦变,谓凡卦皆自《乾》、《坤》来,然合之《彖传》,究未尽协。今一遵朱子一阴一阳自《姤》复之说。”又称“宋元以来《易》图不下数千,於四圣人之精义,全无干涉,今一概不录。止缕析朱子各图之义而图仍不载”云云。其全书宗旨,具见於斯。较之分门别户,尊一先生之言,而先儒古义无不曲肆掊击者,其识量相去远矣。其书,轼存之日未及刊行,乾隆丁巳,两广总督鄂弥达始为校付剞劂,恭呈御览。蒙皇上笃念旧学,亲洒宸翰,弁於编首。称其“简而当,博而不支,钩深探赜而不凿。盖玩之熟,故择言也精;体之深,故析理也密”。天藻表扬,昭垂日月,非惟是书仰托以不朽,即天下万世伏绎圣谟,亦均能得读《易》之津梁,窥画卦之阃奥,晓然知所向方也,又岂独轼一人之幸哉!
《周易滴露集》(无卷数,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张完臣撰。完臣字良哉,平原人。顺治乙未进士。是书皆训释文句,不及象数。大旨取
《系辞十篇书》·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陈仁锡撰。仁锡字明卿,长洲人。天启壬戌进士第三。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事迹具《明史
《宋元周易解提要、附易解别录》(无卷数,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前署养素堂纂本。又有黄叔琳名字二私印,盖即叔
《易学四同》·八卷、《别录》·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季本撰。本字明德,山阴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长沙府知府。是编以《四
《易经释义》·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沈昌基撰。昌基字儒珍,乌程人。其书删节《本义》,敷衍成文,前列拟题三页。其《自序
《易经澹窝因指》·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张汝霖撰。汝霖字明若,山阴人。万历乙未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其书随文训释,
《读易馀言》·五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崔铣撰。铣字仲凫,一字子锺,安阳人。弘治乙丑进士。官至南京礼部侍郎。谥文敬。
《易经通注》·九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大学士傅以渐、左庶子曹本荣奉敕撰。首载顺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谕旨,次载顺治十五年
《易裨传》·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林至撰。至字德久,松江人。《书录解题》作槜李人,未详孰是。淳熙中登进士第。官至秘书省
《周易纂解正宗》·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谢复茪撰。复茪字菁来,吉水人。其书先列朱子《本义》,以《直解》、《大全》、《
《易原》·八卷(永乐大典本)宋程大昌撰。大昌字泰之,休宁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历官权吏部尚书,出知泉州建宁府,以龙图阁直
《周易集解》·十七卷(内府藏本)唐李鼎祚撰。鼎祚《唐书》无传,始末未详。惟据《序》末结衔,知其官为秘书省著作郎。据袁桷《
《补斋口授易说》(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题曰门人永丰周佐编次。盖补斋乃其师之号,佐录所讲授以成书。朱彝尊
《周易拨易堂解》·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刘斯组撰。斯组字斗田,新建人。雍正甲辰举人,官杞县知县。是书前有《记略》,
《易林疑说》(无卷数,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杨瞿崃撰。瞿崃字稚实,晋江人。万历丁未进士。官至江西提学副使。先是,瞿崃之父著
《来易增删》·八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祖武撰。祖武,长安人。乾隆戊午举人。是编即明来知德《易注》原本,去其烦冗,间补
《周易窥馀》·十五卷(永乐大典本)宋郑刚中撰。刚中字亨仲,金华人。绍兴二年进士及第。官至礼部侍郎,出为川陕宣抚副使,谪居
《易史象解》·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林允昌撰。允昌字为磐,号素庵,晋江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吏部郎中。案朱彝尊《经义考
《周易象旨决录》·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熊过撰。过字叔仁,号南沙,富顺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礼部祠祭司郎中。《明史·文
《周易本义晰》(无卷数,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胡良显撰。良显字忠遂,别号得岑,汉阳人。康熙辛卯举人,官武城县知县。是编皆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