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补正》·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顾炎武撰。案《宋志》,吴棫有《毛诗叶韵补音》十卷,又《韵补》五卷。自朱子作《诗集传》,用其《毛诗叶韵补音》,儒者因朱子而不敢议棫。又因《毛诗叶韵补音》并不敢议其《韵补》。炎武此书,於棫虽亦委曲回护,有“安得如才老者与之论韵”之言。然所作《诗本音》已不从棫说,至於此书,则更一一纠弹,不少假借。盖攻《韵补》者其本旨,推棫者其巽词也。案《朱子语录》称“吴才老《补音》甚详,然亦有推不去者”,则朱子於棫之书原不谓尽无遗议。马端临《经籍考》特录朱子此条於《毛诗叶韵补音》之下,亦具有深心。炎武此书,绝不为叫嚣攻击之词。但於古音叶读之舛误,今韵通用之乖方,各为别白注之,而得失自见。可谓不悖是非之正,亦不涉门户之争者矣。
《诗传叶音考》·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吴起元撰。起元字复一,震泽人。是书专论三百篇叶音,如《关雎》“服”古音匐,引《
《音韵清浊鉴》·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王祚祯撰。祚祯字楚珍,大兴人。是书以金韩道昭《五音集韵》、元刘鉴《切字玉钥匙》
《重修玉篇》·三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梁大同九年黄门侍郎兼太学博士顾野王撰,唐上元元年富春孙强增加字,宋大中祥符六年
《六书通》·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闵齐伋撰。齐伋字寓五,乌程人。世所传朱墨字版、五色字版谓之闵本者,多其所刻。是书成
《同文备考》·八卷、附《声韵会通韵要粗释》·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王应电撰。应电有《周礼传》,已著录。是编考辨
《字学正本》·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李京撰。京字元伯,高阳人。是书《凡例》谓以小篆为本,而正偏旁之不正者,故名“正本
《古音骈字》·一卷、《续编》·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古音骈字》一卷,明杨慎撰。《续编》五卷,国朝庄履丰、庄鼎铉同撰。古
《说文解字》·三十卷(通行本)汉许慎撰。慎字叔重,汝南人。官至太尉南阁祭酒。是书成於和帝永元十二年。凡十四篇,合《目录》
《古文四声韵》·五卷(刑部郎中汪启淑家刊本)宋夏竦撰。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景德三年举贤良方正。官至武宁军节度使。谥文庄
《释名》·八卷(内府藏本)汉刘熙撰。熙字成国,北海人。其书二十篇。以同声相谐,推论称名辨物之意,中间颇伤於穿凿,然可因以
《六艺纲目》·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元舒天民撰。天民字埶风,鄞县人。是书取《周礼·保氏》“六艺”之文,因郑玄之《注》
《篆文纂要》·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陈策撰。策字嘉谋,钱塘人。其书亦依韵分编。每字下首列《说文》,次大篆,次钟鼎文
《钦定同文韵统》·六卷乾隆十五年奉敕撰。以西番字母参考天竺字母,贯合其异同,而各以汉字译其音。首为《天竺字母谱》。凡音韵
《石鼓文音释》·三卷、《附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杨慎撰。慎有《檀弓丛训》,已著录。是编第一卷为《石鼓古文
《骈雅》·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谋撰。谋有《周易象通》,已著录。此书皆刺取古书文句典奥者,依《尔雅》体例,分章训释。
《八矢注字图说》·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顾陈垿撰。陈垿有《钟律陈数》,已著录。是编乃其所定韵书。八矢者,譬字为的,以
《钦定音韵阐微》·十八卷康熙五十四年奉敕撰,雍正四年告成。世宗宪皇帝御制《序》文,具述圣祖仁皇帝指授编纂之旨,刊刻颁行。
《谐声品字笺》(无卷数,内府藏本)国朝虞德升撰。德升字闻子,钱塘人。其书以字韵之学向来每分为二,不相统摄,因取六书谐声之
《六书长笺》·七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赵宧光撰。此书与《说文长笺》合刻,本一书也。以许氏《叙》内释六书之义者,分为前六卷
《六书索隐》·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杨慎撰。《自序》谓“取《说文》所遗,汇萃成编。以古文籀书为主,若小篆则旧籍已著,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