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字学集篇集韵》·二十三卷(内府藏本)
明徐孝编,张元善校。孝,顺天布衣。元善,永城人,彭城伯骐之后,袭封惠安伯。是书凡《集篇》十卷,分二百部,附《拾遗》一卷。皆不究《说文》、《玉篇》之旨,偏旁多误。若二字从禾,禾读若稽,木曲头也,与禾稼之禾迥异,而乃并入禾部,则於六书本义茫无考据可知。又《集韵》十卷,分一百部,附《四声类率谱》一卷、《等韵》一卷。亦不究陆法言、孙愐旧法,如并扃、登、等字於《东韵》,合箴、簪与真、臻同入《根韵》之类,皆乖舛殊甚。又删十六摄为十四摄,改三十六母为二十二母,且改浊平、浊入为如声。事事皆出创造,较《篇海》、《正韵》等书,变乱又加甚焉。
《周秦刻石释音》·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吾邱衍撰。衍字子行,钱塘人。初宋淳熙间,有杨文昺者,著《周秦刻石释音》一书,
《九经补韵》·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杨伯岩撰。伯岩字彦思,号泳斋,自称代郡人。然南宋时代郡已属金,盖署郡望也。淳祐间以
《五方元音》·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樊腾凤撰。腾凤字凌虚,尧山人。是书论切字之法,以阴平、阳平析四声为五,犹属旧例。
《声音文字通》·三十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赵捴谦撰。捴谦有《六书本义》,已著录。是书乃所定韵谱也。考《皇极经世
《八矢注字图说》·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顾陈垿撰。陈垿有《钟律陈数》,已著录。是编乃其所定韵书。八矢者,譬字为的,以
《古韵标准》·四卷(桂林府同知李文藻刊本)国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已著录。自昔论古音者不一家,惟宋吴棫、明杨慎
《方言类聚》·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与郊撰。与郊有《檀弓集注》,已著录。是编取扬雄原本,依《尔雅》篇目分为《释诂》《
《六书指南》·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李登撰。登字士龙,自号如真生,上元人。官新野县县丞。是书成於万历壬辰。用《千字文》
《韵统图说》(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耿人龙撰。人龙字书升,号岵云,江阴人。是书於三十六母删知、彻、澄、娘、敷、微六
《六书故》·三十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戴侗撰。考《姓谱》,侗字仲达,永嘉人。淳祐中登进士第,由国子监簿守台州。德祐初,
《毛诗古音考》·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陈第撰。第有《伏羲图赞》,已著录。言古韵者自吴棫。然《韵补》一书,庞杂割裂,谬种
《集钟鼎古文韵选》·五卷(通行本)明释道泰撰。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此名,注曰“字来峰,泰州人”。其书分韵集钟鼎古文,然
《读书正音》·四卷(浙近巡抚采进本)国朝吴震方撰。震方字青坛,石门人。康熙己未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书卷一,以一音异读者
《韵原表》·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刘凝撰。凝有《稽礼辨论》,已著录。凝初作《文字韵原》一编,谓《说文》以形相次,《韵
《群经音辨》·七卷(通行本)宋贾昌朝撰。昌朝字子明,获鹿人。天禧初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初加左仆射,
《六书赋音义》·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张士佩撰。士佩号澽,韩城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明史·邹元标传》载
《康熙字典》·四十二卷康熙五十五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古小学存於今者,惟《说文》、《玉篇》为最旧。《说文》体皆篆籀,不便施行
《字诂》·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黄生撰。生字扶孟,歙县人。前明诸生。是编取魏张揖《字诂》以名其书,於六书多所发明。每
《篆韵》·五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其书每页右侧印“钦赐商河王勉学书楼之记”十一篆字,上下与朱丝阑齐。考《明
《字学元元》·十卷(内府藏本)明袁子让撰。子让字仔肩,郴州人。万历辛丑进士,官眉州知州。是编因刘鉴《切韵指南》所载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