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古词曲赋叶韵》·十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程元初撰。元初字全之,歙县人。是编成於万历甲寅,首有《自序》及《凡例》。大旨以古韵、律韵、词韵、曲韵、赋韵、叶韵合为一书。其例每部以四声相从而纬以三十六母,诸通转之法则冠於各部之首。体例冗杂,持论亦无根据。其《凡例》称沈休文因律诗分四声作诗韵。夫齐、梁时安有律诗,又安有诗韵乎?
《石鼓文音释》·三卷、《附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杨慎撰。慎有《檀弓丛训》,已著录。是编第一卷为《石鼓古文
《古音表》·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顾炎武撰。《音学五书》之五也。凡分十部。以《东》、《冬》、《锺》、《江》为第一,《
《律古词曲赋叶韵》·十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程元初撰。元初字全之,歙县人。是编成於万历甲寅,首有《自序》及《凡例》。
《班马字类》·五卷(内府藏本)宋娄机撰。前有楼钥《序》,称为《史汉字类》。案司马在前,班固在后,倒称“班马”起於杜牧之诗
《钦定音韵述微》·三十卷乾隆三十八年奉敕撰。其合声切字,一本《钦定音韵阐微》。其稍变者,《阐微》以三十六母为字纽之次序,
《增修复古编》·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旧本题“吴均撰”。但自署其字曰“仲平”。不著爵里,亦不著时代。其《凡例》称注释用
《韵白》·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国朝毛先舒撰。皆杂论古韵、今韵、词韵、曲韵,盖其《韵学通指》之绪馀也。其中“驳古诗三声
《韵学通指》·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国朝毛先舒撰。是编与柴绍炳《古韵通》、沈谦《词韵》同时而出。三人本相友善,故兼举二
《四声等子》·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钱曾《读书敏求记》谓即刘鉴所作之《切韵指南》,曾一经翻刻,特易
《六书准》·四卷(内府藏本) 国朝冯调鼎撰。调鼎字雪鸥,华亭人。其书分象形、指事、会意、谐声四类,每类分平上去入,而假借
《六书精蕴》·六卷、《音释》·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魏校撰。校有《周礼沿革传》,已著录。是书《自序》谓“因古文正小篆之
《韵统图说》(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耿人龙撰。人龙字书升,号岵云,江阴人。是书於三十六母删知、彻、澄、娘、敷、微六
《续千文》·一卷(通行本)宋侍其良器撰。良器里贯未详。官左朝散大夫,知池州军事。是编皆摭周兴嗣《千字文》所遗之字,仍仿其
《正字通》·十二卷(通行本)旧本或题“明张自烈撰”,或题“国朝廖文英撰”,或题“自烈文英同撰”。考钮琇《觚賸·粤觚下篇》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五卷、《附贡举条式》·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礼部韵略》,旧本不题撰人。晁公武《读书志》云
《他山字学》·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钱邦芑撰。邦芑字开少,丹徒人。晚为僧,号大错。其书辨正字画及音读之误,凡四十三目
《同文备考》·八卷、附《声韵会通韵要粗释》·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王应电撰。应电有《周礼传》,已著录。是编考辨
《大明同文集》·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田艺蘅撰。艺蘅字子艺,钱塘人。以岁贡生官休宁县学训导。《明史·文苑传》附见其父
《诗韵辩略》·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明杨贞一撰。贞一字孟公,新都人。是书以朱子《毛诗》叶韵未为尽善,因取吴棫《韵补》、
《切韵指掌图》·二卷、《附检例》·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司马光撰。其《检例》一卷则邵光祖所补正。光有《温公易说》,已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