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图释》·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刘定之撰。定之字主敬,号呆斋,永新人。正统丙辰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谥文安。事迹具《明史》本传。其书用古本,以《上、下经》及《十翼》厘为十卷。惟《象传》则以《大象》为《象传上》,以《小象》为《象传下》,又与古本小异。然以为《象》分大小,犹之《雅》分大小,出於孔子所定,则於古无徵,不足信也。卷首列《先天》、《后天》诸图,率同《本义》,惟不列《卦变图》。盖卦变之说从程子,不从朱子。亦不列《河图》、《洛书》。盖其说皆由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互推,不甚用奇偶方位。其《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位图》下注云:“此图二《经》十《传》,皆无明文可见。”又图末总注云:“已上诸图,昔者学《易》之家失其传,而异端方士秘藏焉。邵子始复取归於《易》。程子与之同时,而於《易传》向置之不论,岂未尝得见此於邵子欤?”则虽坚主陈抟之学,而亦微觉其未安矣。《上经》、《下经》每卦六爻各总为一图,各以俪偶之辞括其爻义,左右上下,以次排列,而以墨线分合交贯之,颇类坊本讲章之节旨。《彖传》则《上经》、《下经》各为一总图,横行六十四卦,而以卦德、卦象、卦体、卦变直列四格,以经文分隶之,如史家之年表;《大象》则以《大学》三纲领八条目横行为纲,以经文相类者分配其下;《小象》则为列一韵图,以三百八十四爻为经,四声十九部为纬,如等韵之谱:皆与《经》义渺不相关。《文言》、《系辞》则或一节为一图,或总括数节为一图,各标其语脉相贯之处。《说卦传》前数节,仍以先天、后天诸说作图。其取象诸节,又作一表,经以八卦,纬以天象、地法、人身、物类、草木、鸟兽六格,填列《传》文,亦毫无取义。《序卦》仅附《反对》一图,而《杂卦》则不为图,遂不置一语。盖大旨在标六爻之义,馀皆蔓衍成书,取盈卷帙而已。
《蠙衣生易解》·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郭子章撰。子章字相奎,号青螺,又自号曰蠙衣生,泰和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兵部尚
《易卦劄记》·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夏宗澜撰。是书惟解《上、下二经》,不及《系辞》以下。前列《易例举要》一篇、《读易
《西溪易说》·十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李过撰。过字季辨,兴化人。董真卿《周易会通》称此书有过《自序》,在庆元戊午,谓
《易原奥义》·一卷、《周易原旨》·六卷(内府藏本)元保八撰。保八字普菴,色目人,居於洛阳。是书前有《进太子笺》,结衔称“
《易本义附录纂疏》·十五卷(内府藏本)元胡一桂撰。一桂字庭芳,号双湖,婺源人。景定甲子领乡荐,试礼部不第,教授乡里以终。
《易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曹庭栋撰。庭栋字六吉,嘉善人。是书为图学而作。一卷《河图》,二卷《洛书》,三卷《大衍
《朱文公易说》·二十三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宋朱鉴编。案朱子世系,朱子三子,长子塾;塾二子,长曰鉴,则朱子嫡长孙也。鉴字
《易经大旨》·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唐龙撰。龙字虞佐,兰谿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文襄。事迹具《明史》本传
《加年堂讲易》·十二卷(编修戈岱家藏本)国朝周渔撰。渔字大西,兴化人。顺治己亥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书前有《自序》,称与
《周易孔义集说》·二十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沈起元撰。起元字子大,太仓人。康熙辛丑进士。官至光禄寺卿。是书大旨以《十
《周易生生真传》·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喻国人撰。谓先儒解《易》为变易,为交易,总不如《系辞》“生生之谓易”五字最确。
《丽奇轩易经讲义》(无卷数,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纪克扬撰。克扬字武维,号六息,文安人。是编用注疏本,不录经文,但每卦约
《易小帖》·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说《易》之语,而其门人编次成书者也。奇龄所著经解,惟《仲氏易》及《春秋传》二
《周易通义》·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方葇如撰。葇如字药房,淳安人。是书悉取《四书》成语以证《周易》。古无此体,徒标
《看易凡例图说》·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龙子昂撰。子昂,泰和人。嘉靖庚子举人。官知县。是编不标书名,前列《读易凡例》共
《易原》·八卷(永乐大典本)宋程大昌撰。大昌字泰之,休宁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历官权吏部尚书,出知泉州建宁府,以龙图阁直
《周易旁注图说》·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朱升撰。升字允升,休宁人。元至正乙酉举於乡,授池州路学正,秩满归里。丁酉太祖兵
《周易象义》·四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唐鹤徵撰。鹤徵号凝菴,武进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凡例》中屡称先君,盖
《易学启蒙意见》·五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韩邦奇撰。邦奇字汝节,朝邑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谥恭简。事迹具
《周易惜阴录》·四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徐世沐撰。世沐字尔瀚,江阴人。《江南通志》列之《儒林传》中,称其与陆陇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