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定竹书》·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孙之騄撰。之騄有《尚书大传》,已著录。是编以沈约所注《竹书纪年》未为详备,因采摭诸书别为之注。然之騄爱博嗜奇,多所徵引,而不能考正真伪。如帝癸十年地震,引华严合《论大地有六种震动》,所谓遍动、遍起、遍涌、遍震、遍吼、遍击者为说,殊为芜杂。又刘知几《史通·疑古篇》中,排诋舜、禹,以末世莽、操心事推测圣人,至为乖谬。而一概引用,漫无辨正。沈约注出依托,尚能知伊尹自立之诬、太甲杀伊尹之妄。之騄乃旁取异说,以荧耳目。云能补正沈注,未见其然。惟《拾遗》记商均暴天下之类,辨别诬妄;《路史》帝杼迁老王之类,考订讹谬;间有数处可取耳。至所称《逸文》,采摭颇备。然如晋幽公会鲁季孙一条,今本有之,而注曰无。又如汤十九年至二十四年皆书大旱,盖作书者依托《墨子》汤五年旱之文。此本竟脱去“二十一年大旱”、“铸金币”二条,则亦不可尽据也。
《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三卷(编修邵晋涵家藏本)宋金履祥撰。履祥有《尚书表注》,已著录。案柳贯作《履祥行状》曰:
《纲鉴正史约》·三十六卷(内府藏本)明顾锡畴撰。锡畴,字九畴,号瑞屏,昆山人,万历己未进士。崇祯末,官至南京礼部侍郎。福
《资治通鉴目录》·三十卷(光禄寺卿陆锡熊家藏本)宋司马光撰。此书亦与《通鉴》同奏上,即《进书表》所谓略举事目以备检阅者也
《纲目订误》·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陈景云撰。初,尹起莘所作《通鉴纲目发明》,凡有疑义,率委曲以通其说。至周密作《癸
《大政记》·三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朱国桢撰。国桢,字文宁,乌程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肃,事迹附见
《通鉴外纪》·十卷、《目录》·五卷(少詹事陆费墀家藏本)宋刘恕撰。恕,字道原,其先世京兆万年人。祖受为临川令,葬於高安,
《五代春秋》·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尹洙撰。洙,字师鲁,河南人,天圣二年进士,授绛州正平主簿。以荐为馆阁校勘。累迁右司
《靖康要录》·十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陈振孙《书录解题》曰:《靖康要录》五卷,不知作者。记钦宗在储时及靖康
《增节音注资治通鉴》·一百二十卷(内府藏本)宋陆唐老编。唐老,会稽人,淳熙中进士第一。故此书亦称《陆状元通鉴》。皆於司马
《明六朝索隐》·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雷礼撰,何应元校。应元不知何许人。其书以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
《两朝宪章录》·二十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吴瑞登撰。瑞登,字云卿,武进人,由贡生官光州训导。先是薛应旂纂洪武至正
《中兴小纪》·四十卷(永乐大典本)宋熊克撰。克,字子复,建阳人,孝宗时官至起居郎,兼直学士院,出知台州,事迹具《宋史·文
《纲目续麟》·二十卷、《校正凡例》·一卷、《附录》·一卷、《汇览》·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张自勋撰。自勋,字卓菴,南昌
《人代纪要》·三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顾应祥撰。应祥,字惟贤,号箬溪,长兴人,弘治乙丑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是书以编
《皇王史订》·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学孔撰。学孔,字瞻黄,渭州人,顺治中尝官大宁卫断事。是编以刘恕《外纪》义类未确
《读史纲要》·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王植撰。植有《四书参注》,已著录。此书纪历代帝王年号,而附录僣伪诸国。排比旧文,
《明大政记》·二十五卷(内府藏本)明雷礼撰。礼,字必进,丰城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明史·艺文志》载礼《大政记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刘时举撰。时举里贯无考。其结衔称通直郎、户部架阁、国史实录院检讨、兼编修
《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司马光撰。此书於元丰七年随《通鉴》同奏上。高似孙《纬略》载:“光编集《通鉴》,
《通鉴胡注举正》·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陈景云撰。景云里贯已附见《三国辨误》条下。是书皆参订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