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国志》·四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宋宇文懋昭撰。前有端平元年《进书表》一通,自署淮西归正人改授承事郎工部架阁,而不详其里贯。《表》中有“偷生淮浦,少读父书”等语。亦不知其父何人也。书中取金太祖至哀宗九主一百十七年事迹,裒集汇次。凡《纪》二十六卷、《开国功臣传》一卷、《文学翰苑传》二卷、《杂录》三卷、《杂载制度》七卷、《许亢宗奉使行程录》一卷。似是杂采诸书,排比而成。所称义宗即哀宗。《金史》谓息州行省所上谥,而此则云金遗臣所上,与史颇不合。又懋昭既降宋,即当以宋为内词。乃书中分注宋年,又直书康王出质,及列北迁宗族於献俘,殊为失体。故钱曾《读书敏求记》尝称为无礼於君之甚者。然其可疑之处,尚不止此。详悉检勘,纰漏甚多。如《进书表》题端平元年正月十五日,而金亡即在是月十日,相距仅五日,岂遽能成书进献。又纪录蔡州破事如是之详,於情理颇不可信。又端平正当理宗时,而此书大书宋宁宗太子不得立,立其侄为理宗,於济邸废立,略无忌讳。又生而称谥,舛谬显然。又懋昭以金人归宋,乃於两国俱直斥其号,而独称元兵为大军。又称元为大朝。转似出自元人之辞,尤不可解。又《开国功臣传》仅寥寥数语,而《文学翰苑传》多至三十二人。验其文,皆全录元好问《中州集》中小传,而略加删削。考好问撰此书时,在金亡之后,原序甚明。懋昭更不应预袭其文。凡此皆疑窦之极大者。其他如爱王作乱等事,亦多轻信伪书,冗杂失次。恐已经后人窜乱,非复懋昭原本,故牴牾若此。然其首尾完具,间有与《金史》异同之处,皆足资订证。所列制度服色,亦能与《金史》各志相参考。故旧本流传不废。今亦著其伪而仍录其书焉。
《历代帝王纂要谱括》·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其书叙历代帝王世系、年号、岁数,亦略及贤否。各以数语括之,简陋殊甚
《蜀汉本末》·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元赵居信撰。居信,字季明,许州人,至治中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是书宗《资治通鉴纲
《春秋纪传》·五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凤雏撰。凤雏字梧冈,东阳人,康熙中由拔贡生官曲江县知县。是书变编年之体,从
《十八史略》·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曾先之撰。先之,字从野,庐陵人。自称曰前进士,而《江西通志·选举》中不载其名。盖前
《书系》·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唐大章撰。大章字士一,仙游人,天启中贡生。此书摘汉以来诏令疏奏及前人事略,迄元而止。
《逸周书》·十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曰《汲冢周书》。考《隋经籍志》、《唐艺文志》,俱称此书以晋太康二年得於魏安釐王冢中。则
《宋史新编》·二百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柯维骐撰。维骐,字奇纯,莆田人,嘉靖癸未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未任事而归,事迹
《东观汉记》·二十四卷(永乐大典本)案《东观汉记》,《隋书·经籍志》称,长水校尉刘珍等撰。今考之范《书》,珍未尝为长水校
《藏书》·六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李贽撰。贽有《九正易因》,已著录。是编上起战国,下迄於元,各采摭事迹,编为纪传。纪
《彩线贯明珠秋檠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所纪历代帝王,自伏羲至明武宗止,则是嘉靖以后书也。亦史略蒙求之
《大金国志》·四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宋宇文懋昭撰。前有端平元年《进书表》一通,自署淮西归正人改授承事郎工部架阁,
《南宋书》·六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钱士升撰。士升有《周易揆》,已著录。是编以《宋史》繁冗,故为删薙。然所刊削者不过
《宋史质》·一百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明王洙撰。洙,字一江,临海人,正德辛巳进士,其仕履未详。是编因《宋史》而重修之,
《明书》·一百七十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国朝傅维鳞撰。维鳞初名维桢,灵寿人,顺治丙戌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是书为其子汀州
《隆平集》·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宋曾巩撰。巩,字子固,南丰人。嘉祐二年进士。调太平州司法参军,召为集贤校理,出
《邃古记》·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朱谋撰。谋有《周易通》,已著录。是书所记,始於盘古,迄於有虞。提纲纪事,而杂引诸书
《半窗史略》·四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龙体刚撰。体刚号铁芝,永新人。是编辑历朝史事,各撰为歌,每歌缀以略言。其三十
《季汉书》·五十六卷(内廷藏本)明谢陛撰。陛,字少连,歙县人。其书遵朱子《纲目》义例,尊汉昭烈为正统。自献帝迄少帝,为《
《建康实录》·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许嵩撰。嵩自署曰高阳,盖其郡望。其始末则不可考。书中备记六朝事迹,起吴大帝迄陈后
《古史》·六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宋苏辙撰。辙有《诗传》,已著录。辙以司马迁《史记》多不得圣人之意,乃因迁之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