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别典》·十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薛虞畿撰。前有虞畿《自序》,不署年月。称尝阅注牒,见春秋君臣往迹,不下千事,散见百家,皆三氏所未录,间或微掇其端,而未究其绪,存其半而不采其全。因不自度,略仿左例,分十二公,以统其世。稽《三传》人名,以系其事。凡十五卷。末又有其弟虞宾《跋》,称先仲氏辑《春秋别典》,未脱稿而不幸下世。不无挂甲漏乙、年代倒置之病。故特广阅博搜,参互考订。世悬者更,数殊者析,删其繁复者十一,苴其阙略者十三云云。则此书乃虞畿兄弟二人相续而成也。旧无刊版。此本为朱彝尊家所藏,有康熙辛巳十月彝尊题字,惜其抄撮具有苦心,惟各条之末不疏明出何书。明人之习,大都若是,所讥诚中其病。然网罗繁富,颇足以广见闻,要亦博洽之一助也。《虞畿序》自署曰“粤瀛”,《彝尊跋》称其字里通志不载,莫得其详。《虞宾跋》中称仲氏列章缝,治博士家言,盖广东诸生也。考胡恂《潮州府志》曰:薛虞畿字舜祥,海阳人。初为诸生。后弃去,隐韩山之麓,以农圃自娱。郡长吏欲致之,凿垣而遁。著有《听雨篷稿》云云。当即其人。又考潮州在梁为东阳州,后改曰瀛州,与“粤瀛”之称亦合。惟《志》不言其有此书,疑偶未见耳。《虞畿序》又称《书目》、《凡例》列在左方。今卷首有《凡例》七条,而无《书目》,则传写者佚之矣。
《尚史》·一百七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国朝李锴撰。锴,字铁君,镶白旗汉军。卷首自署曰襄平。考襄平为汉辽东郡治,今为盛京
《后汉书补逸》·二十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姚之骃撰。之骃,字鲁斯,钱塘人,康熙辛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编搜辑《后汉
《蜀汉本末》·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元赵居信撰。居信,字季明,许州人,至治中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是书宗《资治通鉴纲
《十八史略》·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曾先之撰。先之,字从野,庐陵人。自称曰前进士,而《江西通志·选举》中不载其名。盖前
《唐纪》(无卷数,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孙悫撰。悫字士先,华容人。作《古微书》之孙瑴,即其弟也。是书以新、旧《唐书》皆为踳
《读史津逮》·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潘永圜撰。永圜字大生,金坛人。是书成於康熙丙午。自三皇五帝迄於有明。属正统者标曰
《明帝后纪略》·一卷(内府藏本)明郑汝璧撰。汝璧,缙云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宣大。是编专纪明代
《稽古编》·五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郭之奇撰。之奇,揭扬人,崇祯戊辰进士。《类姓登科考》载之奇官副使,擢授詹事府詹事
《邃古记》·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朱谋撰。谋有《周易通》,已著录。是书所记,始於盘古,迄於有虞。提纲纪事,而杂引诸书
《春秋战国异辞》·五十四卷、《通表》·二卷、《摭遗》·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陈厚耀撰。厚耀有《春秋长历》,已著录。是
《彩线贯明珠秋檠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所纪历代帝王,自伏羲至明武宗止,则是嘉靖以后书也。亦史略蒙求之
《徵吾录》·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郑晓撰。晓有《禹贡图说》,已著录。晓初撰《吾学编》,记当时之事。又缕分条析,为《今
《史略详注补遗大成》·十卷(内府藏本)明李纪撰。纪,字大正,金谿人。初,元庐陵曾先之撰《十八史略》,至宋而止。明初临川梁
《春秋纪传》·五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凤雏撰。凤雏字梧冈,东阳人,康熙中由拔贡生官曲江县知县。是书变编年之体,从
《东观汉记》·二十四卷(永乐大典本)案《东观汉记》,《隋书·经籍志》称,长水校尉刘珍等撰。今考之范《书》,珍未尝为长水校
《续后汉书》·四十七卷(编修庄承篯家藏本)宋萧常撰。常,庐陵人,乡贡进士。初,常父寿朋,病陈寿《三国志》帝魏黜蜀,欲为更
《从龙谱》(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原本题锡山莘公李泽长编集。泽长不知何时人。书中多引邱濬语。又元《陆正传》末称正曾孙宗
《读史备忘》·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范理撰。理,字道济,天台人,宣德庚戌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其书自西汉迄
《南宋书》·六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钱士升撰。士升有《周易揆》,已著录。是编以《宋史》繁冗,故为删薙。然所刊削者不过
《识大录》(无卷数,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刘振撰。振字自成,宣城人。其书纪明君臣事迹,仿各史例。惟改《本纪》为《帝典》,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