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战国策注》·十卷(内府藏本)
宋鲍彪撰。案:黄鹤《杜诗补注》、郭知达《集注九家杜诗》引彪之语,皆称为“鲍文虎说”,则其字为文虎也。缙云人,官尚书郎。《战国策》一书,编自刘向,注自高诱。至宋而诱注残阙,曾巩始合诸家之本校之,而於注文无所增损。姚宏始稍补《诱注》之阙,而校正者多,训释者少。彪此《注》成於绍兴丁卯,其《序》中一字不及姚本。盖二人同时,宏又因忤秦桧死,其书尚未盛行於世,故彪未见也。彪书虽首载刘向、曾巩二《序》,而其篇次先后,则自以己意改移,非复向、巩之旧。是书窜乱古本,实自彪始。然《向序》称“中书馀卷,错乱相糅莒。(案:莒字未详,姑仍原本录之。)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重复得三十三篇”。又称“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云云。则向编此书,本裒合诸国之记,删并重复,排比成帙。所谓三十三篇者,实非其本来次第。彪核其事迹年月而移之,尚与妄改古书者有间。其更定《东西二周》,自以为考据之特笔。元吴师道作《补正》,极议其误。考赵与峕《宾退录》曰:“《战国策》旧传《高诱注》,残阙疏略,殊不足观。姚令威宽《补注》(案《补注》乃姚宽之兄姚宏所作,此作姚宽,殊误,谨附订於此),亦未周尽。独缙云鲍氏《校注》为优。虽间有小疵,殊不害大体。惟《东西二周》一节,极其舛谬,深误学者。反不若二氏之说。”是则南宋人已先言之矣。《师道注》中所谓补者,即补彪注;所谓正者,亦即正彪注。其精核实胜於彪。然《彪注》疏通诠解,实亦殚一生之力。故其《自记》称:四易稿后,始悟《周策》之“严氏阳竖”即《韩策》之“严遂阳坚”。而有校书如尘埃风叶之叹。虽踵事者益密,正不得遽没创始之功矣。
《守汴日志》·一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明李光壂撰,光壂,祥符人,崇祯十五年以城守功由贡生议叙知县。是编成於崇祯癸未,光壂
《燕对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李东阳撰。东阳字宾之,号西涯,茶陵人,天顺甲申进士,官至谨身殿大学士,谥文正,事迹具
《典故纪闻》·十八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余继登撰。继登字世用,号云衢,交河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恪,事迹
《革除编年》·(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浙江通志》作嘉善袁仁撰。而朱彝尊又称陈洪谟有《革除编年》
《交山平寇本末》·三卷、《附诗》·一卷、《详文》·一卷、《书牍》·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夏骃撰。纪交城知县赵吉士剿
《北征事迹》·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袁彬撰。彬字文质,江西新昌人。以锦衣卫校尉从英宗北狩。护跸南归,官至掌锦衣
《避戎夜话》·一卷(两浙总督采进本)宋石茂良撰。案陈振孙《书录解题》,载茂良字太初,其爵里则振孙亦未详,无可考也。是编载
《先拨志始》·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文秉撰。秉字荪符,吴县人,大学士震孟之子。是书《江南通志》作六卷。此本乃仅二卷,然
《燕云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赵子砥撰。子砥以宗室子官鸿胪寺丞。靖康丁未,随二帝北行。建炎戊申遁还,持徽宗御札,谒
《处苗近事》·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李恺编。恺字克谐,惠安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辰沅兵备副使。是书分《征讨》、
《议处安南事宜》·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嘉靖十八年。复命仇鸾、毛伯温征安南。伯温抵广西,传檄谕意。莫
《龙凭纪略》·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田汝成撰。是编纪龙州土酋韦应、赵楷、李寰之乱。已见於《炎徼纪闻》中,此其摘
《广右战功录》·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唐顺之撰。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武进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
《圣典》·二十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朱睦撰。睦有《易学识遗》,已著录。是书纪太祖开国事迹,分八十一目。仿《贞观政要》之
《蜀国春秋》·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荀廷诏撰。廷诏字宣子,成都人,崇祯癸未进士。其书自一卷至十四卷,上溯唐、虞,下迄
《建炎时政记》·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李纲撰。纲字伯纪,邵武人,政和二年进士。积官至太常少卿。钦宗时授兵部侍郎
《绥广记事》·一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高拱撰。时广东久遭寇乱,拱自录其在内阁时筹画地方事宜奏疏,及与人往复书札。书颇多自
《复辟录》·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杨暄撰。暄字廷献,丰城人,景泰甲戌进士,官至浙江按察使。当徐有贞等夺门时,暄官御史
《武宗外纪》·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是书记明武宗之事,凡九十四条,皆取之於实录。
《平濠记》·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钱德洪撰。德洪本名宽,字德洪,后以字行,改字洪甫,馀姚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刑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