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十卷(内府藏本)
唐吴兢撰。兢,汴州浚仪人。以魏元忠荐,直史馆。累官太子左庶子,贬荆州司马,历洪、舒二州刺史,入为恒王傅。天宝初,年八十卒。事迹具《唐书》本传。宋《中兴书目》,称兢於《太宗实录》外,采其与群臣问答之语,作为此书,用备观戒,总四十篇。《新唐书》著录十卷,均与今本合。考《旧唐书·曹确传》,载确奏臣览《贞观故事》,太宗初定官品云云。其文与此书《择官篇》第一条相同。而《唐志》所录,别无《贞观故事》,岂即此书之别名欤。其书在当时尝经表进,而不著年月。惟兢《自序》所称:侍中安阳公者,乃源乾曜。中书令河东公者,乃张嘉贞。考《玄宗本纪》,乾曜为侍中,嘉贞为中书令,皆在开元八年。则兢成此书。又在八年以后矣。书中所记太宗事迹,以《唐书》、《通鉴》参考,亦颇见牴牾。如新旧《唐书》载太宗作《威凤赋》,赐长孙无忌,而此作赐房玄龄。《通鉴》载张蕴古以救李好德被诛,而此谓其与囚戏博,漏泄帝旨,事状迥异。又《通鉴》载皇甫德参上书赐绢二十四匹,拜监察御史,而此但作赐帛二十段。又《通鉴》载宗室诸王降封,由封德彝之奏;贞观初放宫人,由李百药之奏,而此则谓出於太宗独断,俱小有异同。史称兢叙事简核,号良史,而晚节稍疏牾。此书盖出其耄年之笔,故不能尽免渗漏。然太宗为一代令辟,其良法善政,嘉言微行,胪具是编,洵足以资法鉴。前代经筵进讲,每多及之。故《中兴书目》称历代宝传,至今无阙。伏读皇上《御制乐善堂集》,开卷首篇,即邀褒咏。千年旧籍,荣荷表章。则是书之有裨治道,亦概可见矣。书中之注,为元至顺四年临川戈直所作。又采唐柳芳,晋刘昫,宋宋祁、孙甫、欧阳修、曾巩、司马光、孙洙、范祖禹、马存、朱黼、张九成、胡寅、吕祖谦、唐仲友、叶适、林之奇、真德秀、陈惇修、尹起莘、程奇及吕氏《通鉴精义》二十二家之说附之,名曰《集论》。吴澄、郭思贞皆为之序。直字伯敬,即澄之门人也。
《贞观政要》·十卷(内府藏本)唐吴兢撰。兢,汴州浚仪人。以魏元忠荐,直史馆。累官太子左庶子,贬荆州司马,历洪、舒二州刺史
《守汴日志》·一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明李光壂撰,光壂,祥符人,崇祯十五年以城守功由贡生议叙知县。是编成於崇祯癸未,光壂
《北平录》·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载明洪武三年徐达、李文忠分道出塞,追王保保及袭破应昌府事。纪录颇为
《明良集》·十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霍韬编。韬字渭先,南海人,正德甲戌进士,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谥文敏,事
《蜀国春秋》·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荀廷诏撰。廷诏字宣子,成都人,崇祯癸未进士。其书自一卷至十四卷,上溯唐、虞,下迄
《明政要》·二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娄性撰。性,上饶人,成化辛丑进士,官至南京兵部武库司郎中。《明史·马中锡传》所谓
《东征忠义录》·(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刘昭撰。昭字仲贤,号东崖,庐陵人,弘治癸丑进士,官至嘉兴府知府。正德中,昭罢
《松漠纪闻》·一卷、《续》·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洪皓撰。皓字光弼,鄱阳人,政和五年进士。建炎三年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
《靖康蒙尘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载宋徽、钦二帝北狩事,与世所传《南烬纪闻》文多相同。徐梦莘
《焚椒录》·一卷(内府藏本)辽王鼎撰。鼎字虚中,涿州人,清宁五年进士,官至观书殿学士,事迹具《辽史·文学传》。是书纪道宗
《辽记》·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田汝成撰。汝成有《炎徼纪闻》,已著录。是编载辽东边事。始於洪武二年,迄於嘉靖十六年,
《洪武圣政记》·二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宋濂撰。濂有《篇海类编》,已著录。是书略仿《贞观政要》之例,标题分记。分《
《南泰纪略》·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尹耕撰。耕字子莘,蔚州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河南按察司佥事。明嘉靖四年,广
《伏戎纪事》·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高拱撰。拱有《春秋正旨》,已著录。拱在内阁时,值俺答之孙把汉那吉率众来降。拱决策
《国初礼贤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旧本题明刘基撰。基字伯温,青田人。元至顺中举进士。除高安丞,罢去。旋起为江
《太平治迹统类前集》·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彭百川撰。百川字叔融,眉山人。是书凡八十八门,皆宋代典故。《文献通考》载
《安南奏议》·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嘉靖中,安南莫登庸篡国,国主之孙黎宁,遣其臣郑惟僚等赴京告难,乞
《明高皇后传》·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前有永乐四年明成祖与徐皇后二《序》,俱谓永乐九年类辑《古今列
《咸淳遗事》·二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不著录。惟明《文渊阁书目》载有此书一册。核其词意,疑宋之故
《复辟录》·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杨暄撰。暄字廷献,丰城人,景泰甲戌进士,官至浙江按察使。当徐有贞等夺门时,暄官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