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纪闻拾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案:《文献通考》载《靖康拾遗录》一卷,何烈撰。又名《靖康小史》,又名《草史》,疑即是书也。考《东都事略》,载靖康元年闰十一月癸巳,迎土牛以借春,不言其故。是书则谓去年十二月冬至,术者以为大忌,因於是月借春。此类颇足以考故事。又《东都事略》载王云以靖康元年二月使金,十月重使金。而是书则谓九月再遣云使金。亦可以考异。惟是书大旨,在责宋不於太原未下之前,早割三镇与金,致有青城之祸。考《宋史》载靖康元年十月,金人遣杨天吉、王汭来,欲割三镇,朝廷以三镇税数遣王云与汭行。则是下太原之后,金何尝不仍以割三镇要和,宋又何尝不以三镇税数与之。然终无解於汾、泽之攻陷。则此书割地请和之说,仍误国之馀唾矣。
《朝鲜纪事》·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倪谦撰。谦字克让,钱塘人,徙上元,正统己未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僖。是编乃景
《否泰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刘定之撰。定之有《易经图释》,已著录。初,英宗北狩,也先乞遣报使,景帝不许。
《平蜀记》·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载明洪武四年遣汤和等伐蜀,明昇出降事。后附刘基《平西蜀颂》一篇。末
《行边纪闻》·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田汝成撰。前有嘉靖丁巳《顾名儒序》,以书中所载考之,即汝成《炎徼纪闻》也,但阙后
《平叛记》·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霦撰。霦字荆石,掖县人。是书记崇祯四年叛兵李九成等攻围莱州始末。大旨著知府朱万年
《革朝志》·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许相卿撰。相卿有《史汉方驾》,已著录。是编记建文一朝君臣始末。仍用记传之体,而以门目
《广王卫王本末》·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宋陈仲微撰。仲微字致广,高安人,嘉泰二年举进士。调莆田尉。咸淳中为兵部侍郎。丙
《后鉴录》·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皆记有明一代盗贼之事。盖亦《明史》拟稿之所馀也。自序称建溪谢给舍作《后鉴
《两朝平攘录》·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诸葛元声撰。元声,会稽人。是书凡纪五大事。考《明史》载,隆庆五年三月己丑,封俺答
《倭患考原》·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黄俣卿撰。自题曰闽人,其始末未详。俣卿以嘉、隆间福建濒海郡县尝被倭患,故为是书以推
《使琉球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郭世霖撰。据《浙江遗书目录》称,世霖,永丰人,官吏科给事中。而《类姓登科考》载,嘉
《回銮事实》·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宋万俟卨撰。卨事迹具《宋史》本传。绍兴十二年,宣和太后至自金。卨新为参知政事,纪事
《鲍氏战国策注》·十卷(内府藏本)宋鲍彪撰。案:黄鹤《杜诗补注》、郭知达《集注九家杜诗》引彪之语,皆称为“鲍文虎说”,则
《诛吴录》·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张革之撰。革之字西仲,潼川人。吴曦据蜀叛,合江仓官杨巨源倡义讨逆,与随军转运安丙共谋诛曦
《金图经》·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一名《金国志》。自京邑至族帐、部曲,凡十七门。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淳熙中归正人张棣
《革除编年》·(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浙江通志》作嘉善袁仁撰。而朱彝尊又称陈洪谟有《革除编年》
《武宗外纪》·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是书记明武宗之事,凡九十四条,皆取之於实录。
《炀王江上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叙宋内侍梁汉臣为金人所得,谋欲弱金事。所载汉臣劝金主都燕山,营汴梁,
《战国策谈棷》·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张文爟撰。文爟字维昇,仁和人。是书全用吴师道补正鲍彪之本。惟增入李斯《谏逐客书》
《奉天刑赏录》·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自题懒生袁子,不著其名。以《千顷堂书目》考之,盖袁褧所撰也。其书皆纪成祖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