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言集》·十三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宋刘安世撰。安世字器之,大名人。少师事司马光。哲宗初,以光荐,除秘书省正字。又以吕公著荐,除右正言,迁左谏议大夫。绍圣初,落职知南安军,又贬新州别驾,英州安置。徽宗立,移衡州。寻以濮州团练副使,鼎州居住。后复直龙图阁,卒。事迹具《宋史》本传。安世有集二十卷,今未见传本。此《集》皆其奏札,不知何人所编。前有隆庆辛未石星、张应福《序》,皆云得抄本於西亭王孙家。西亭者,朱睦也。《星序》称是《集》凡三卷,而此本实十三卷,与《序》不合。然证以《永乐大典》所载,一一相符。殆校雠偶疏“三”字上脱“十”字也。史称安世忠孝正直似司马光,而刚劲则过之。故弹击权贵,尽言不讳,当时有“殿上虎”之称。《集》中所论诸事,史不具载,颇足以考见时政。其中稍有遗议者。如吴处厚之劾蔡确,本出罗织,而安世申处厚之说,章凡一十二上,务欲置确於死地,殊不免意见之偏。然由其嫉恶太严,至於已甚,故徒知确为佥邪,而不察处厚非善类。见无礼於君者,遂如鹰鹯之逐,实非故相排挤之比。观欧阳棐为苏轼所善,程子为苏轼所雠,而安世论棐差遣不当,章凡九上,并程子诋为五鬼,绝无所区别於其间。是亦其孤立无党之一证,不足以为疵瑕也。惟是气质用事,词或过激。故王偁《东都事略》论之曰:为君子不能深思远虑,优游浸渍以消小人之势。而痛心疾首,务以口舌争之。事激势变,遂成朋党。是为平允之论。至朱子作《名臣言行录》,於王安石、吕惠卿皆有所采录,独以安世尝劾程子之故,遂不载其一字,则似乎有意抑之矣。要其於朝廷得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严气正性,凛凛如生。其精神自足以千古,固非人力所能磨灭也。
《胡端敏奏议》·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胡世宁撰。世宁字永清,号静菴,仁和人,弘治癸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事迹具《明史》
《历代名臣奏议》·三百五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永乐十四年黄淮、杨士奇等奉敕编。自商、周以迄宋、元,分六十四门。名目未免
《西台奏议》·一卷、《京兆奏议》·一卷、附《曲徙录》·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杨素蕴撰。素蕴字筠湄,宜君人,顺治壬辰进
《太祖高皇帝圣训》·四卷康熙二十五年圣祖仁皇帝恭编。凡九十有二则,分二十六门。乾隆四年我皇上敬制序文。宣付剞劂,昭示万方
《石峰奏疏》·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邵锡撰。锡字天佑,号石峰,安州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是集前三
《治河奏疏》·二卷(侍讲刘亨地家藏本)明周堪赓撰。堪赓字仲声,号五峰,宁乡人,天启乙丑进士,官至工部侍郎。集中有崇祯十六
《两广奏草》·十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叶盛撰。已载入所著奏议中。据卷首嘉靖辛亥《张寰序》,称盛著作颇多,其子若孙已刻之
《治河奏疏》·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李化龙撰。化龙有《平播全书》,已著录。是编奏疏乃万历三十一年化龙以工部右侍郎总督河
《范文正公奏议》·二卷、《书牍》·一卷、《范忠宣公奏议》·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范惟一编。惟一为仲淹十六世孙,官湖广按
《张襄壮奏疏》·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勇撰。勇字飞熊,上元人,积功官至靖逆将军,提督甘肃军务,封靖逆侯,加少傅兼太
《明诏令》·二十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所载自太祖至嘉靖十八年止,盖嘉靖时人所为也。考秦、汉天子之语皆谓
《谏垣疏稿》·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姚学闵撰。学闵字顺山,武陵人,隆庆辛未进士,由知县历官礼、刑、兵三科给事中。尝一视
《两河经略》·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潘季驯撰。万历初,河决高家堰,淮、扬、高、宝皆为巨浸。季驯建议筑堤防,疏淤
《督抚经略疏》·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李遂撰。遂字邦良,号克斋,丰城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谥襄
《掖垣题稿》·三卷(刑部员外郎顾葵家藏本)明顾九思撰。九思字与睿,长洲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通政司右通政。是编皆其为给事
《垂光集》·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周玺撰。玺字天章,号荆山,合肥人,弘治丙辰进士。官至礼科都给事中,为刘瑾所构,毙於廷
《靳文襄奏疏》·八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靳辅撰。辅字紫垣,镶红旗汉军,初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总督河道、兵部尚书,文襄其谥
《复套议》·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曾铣撰。铣字子重,江都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事迹具《明
《马端肃奏议》·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马文升撰。文升有《三记》,已著录。案文升砥砺廉隅,练达政体,朝端大议,往往待之
《桂洲奏议》·二十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夏言撰。言有《南宫奏稿》,已著录。是编又益以谏垣所上,分为二十一卷。乃言入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