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臣奏议》·三百五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永乐十四年黄淮、杨士奇等奉敕编。自商、周以迄宋、元,分六十四门。名目未免太繁,区分往往失当。又如文王、周公、太公、孔子、管仲、晏婴、鲍叔、庆郑、宫之奇、师旷、麦丘邑人诸言,皆一时答问之语,悉目之为奏议,则《尚书》飏言,何一不可采入,亦殊踳驳失伦。然自汉以后,收罗大备。凡历代典制沿革之由、政治得失之故,实可与《通鉴》、“三通”互相考证。当时书成,刊印仅数百本,颁诸学宫,而藏版禁中,世颇希有。崇祯间,太仓张溥始刻一节录之本。其《序》自言生长三十年,未尝一见其书。最后乃得太原藏本,为删节重刊,卷目均依其旧。所不同者此本有《慎刑》一门,张本无之。张本有《漕运》一门,此本无之。不知为溥所改移,为传本互异。然溥所去取,颇乏鉴裁,至唐、宋以后之文尽遭割裂,几於续凫断鹤,全失其真。此本为永乐时颁行原书,犹称完善。虽义例芜杂,而采摭赅备,固亦古今奏议之渊海也。
《方改亭奏草》·(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方凤撰。凤字时鸣,改亭其号也,昆山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佥事。是编载
《二李先生奏议》·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徐宗夔所编李梦阳、李三才二人奏议也。梦阳以风节振一世。三才结纳东林,亦负
《督蜀疏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燮元撰。燮元字懋和,浙江山阴人,万历壬辰进士,历官兵部尚书,总督四川、贵州军务
《冲菴抚辽奏议》·二十卷、《督抚奏议》·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顾养谦撰。养谦字益卿,南通州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户部
《疏稿》·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胡文学撰。文学字卜言,鄞县人,顺治壬辰进士,官至福建道监察御史。此即为御史时题奏之稿
《历代名臣奏议》·三百五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永乐十四年黄淮、杨士奇等奉敕编。自商、周以迄宋、元,分六十四门。名目未免
《奏议》·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李颐撰。颐字维贞,号及泉,馀干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总督河漕、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工部侍
《南宫奏牍》·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高拱撰。拱有《春秋正旨》,已著录。嘉靖壬戌,拱为礼部左侍郎,改吏部,进礼部尚书,召
《太宗文皇帝圣训》·六卷顺治末,世祖章皇帝编次未竟,康熙二十六年圣祖仁皇帝续成。凡一百一十一则,分二十三门。乾隆四年皇上
《诸臣奏议》·一百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赵汝愚编。前有淳熙十三年札子,称尝备数三馆,获观秘府四库所藏及累朝史氏所载忠
《按晋疏草》·(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亦无卷次目录。惟分四巨册。皆明崇祯五年六年奏疏。每篇首署巡按山西监
《大儒奏议》·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邵宝编。宝有《左觿》,已著录。是书取宋二程子及朱子奏议汇抄成帙。盖宝督学江西时所刊
《吴侍御奏疏》·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明吴玉撰。玉,寿阳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此编乃其崇祯初官广西道监察
《张襄壮奏疏》·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勇撰。勇字飞熊,上元人,积功官至靖逆将军,提督甘肃军务,封靖逆侯,加少傅兼太
《华野疏稿》·五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郭琇撰。琇,即墨人,华野其字也,康熙庚戌进士,官至湖广总督。此编乃其历官奏疏。起
《太祖高皇帝圣训》·四卷康熙二十五年圣祖仁皇帝恭编。凡九十有二则,分二十六门。乾隆四年我皇上敬制序文。宣付剞劂,昭示万方
《代言录》·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杨士奇撰。士奇有《三朝圣谕录》,已著录。是书乃其《东里别集》之一种。所录皆在内阁撰拟
《治河奏疏》·二卷(侍讲刘亨地家藏本)明周堪赓撰。堪赓字仲声,号五峰,宁乡人,天启乙丑进士,官至工部侍郎。集中有崇祯十六
《火警或问》·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明世宗肃皇帝御制。时大内东偏火,帝诏户、礼二部及都察院命百官修省,复制此文。大
《潘司空奏疏》·六卷(浙江巡抚采巡本)明潘季驯撰。季驯字时良,乌程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总督河道、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