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象义》·四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明唐鹤徵撰。鹤徵号凝菴,武进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凡例》中屡称先君,盖右都御史顺之之子也。事迹附见《明史·顺之传》中。是编用王弼本,故不注《系辞》以下。大旨述顺之之说,主於以象明理。卷首所载《读易法》六。一曰《易须象与理合,彖与爻合》。二曰《上下卦宜分看》。三曰《一卦必有主爻》。四曰《互卦最有关系》。五曰《倒体亦有关系》。六曰《每卦各有大意》。则是书之纲领也。所解如《屯》六二,谓二以五为屯膏之主,非可事者,故守贞不字而字初。以爻辞观之,则“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指五之坎而言也。“十年乃字”者,谓二不字五,至四互坤得十年之象,乃下应初,故六四亦云“求婚媾”也。《讼》九二,谓二既归则下复成坤,坤象三爻有三百户象。坎多眚,变坤则不为坎,故无眚。六三在二既归之后,坎复坤体,全有坤德,故曰“食旧德”,观“或从王事”亦《坤》三旧文可见矣。虽自出新解,而於经义亦足相发。至於阳极而亢,阴极而战,《乾》、《坤》二上爻其义相近。而鹤徵解《乾》之上爻以反本还元、归根复命为说,已涉道家之旨。於《坤》之上爻谓“龙战”为惧而战栗,以过时退居,故称“野”,以贬损自伤,故称“血”,则穿凿而不当理矣。
《周易古经》(无卷数,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雷乐编。乐,建安人。嘉靖间由贡生官广州训导。是书《明史·艺文志》不著录,朱彝尊
《周易稗疏》·四卷、附《考异》·一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夫之撰。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汉阳人。前明举人。是编乃其读《易
《周易象训》·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姚球撰。球字颐真,无锡人。其《凡例》称辛未岁年二十七始读《周易》,二十馀年间,
《读易举要》·四卷(永乐大典本)宋俞琬撰。是书《文渊阁书目》、焦竑《经籍志》、朱睦《授经图》皆著於录。然外间传本殊稀,故
《河图洛书原舛编》·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河图》、《洛书》,辨者既非一家,驳者
《周易札记》·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杨名时撰。名时字宾实,江阴人。康熙辛未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定。是编乃其读《易
《易经提要录》·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徐铎撰。铎字令民,盐城人。乾隆丙辰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此书不载《经》文,第摭
《周易麈谈》(无卷数,两淮马裕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朱彝尊《经义考》载孙应龙有《周易麈谈》十二卷,疑此本是也。应龙字海门
《丙子学易编》·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李心传撰。心传字微之,号秀岩,隆州人。宝庆二年以布衣召补从政郎,差充秘阁校勘。历
《周易拨易堂解》·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刘斯组撰。斯组字斗田,新建人。雍正甲辰举人,官杞县知县。是书前有《记略》,
《周易会通》·十四卷(内府藏本)元董真卿撰。真卿字季真,鄱阳人。尝受学於胡一桂。斯编实本一桂之《纂疏》而广及诸家。初名曰
《读易质疑》·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汪璲撰。璲字文仪,号默庵,休宁人。其书置象数而专言理。其《凡例》有云“今说《易
《像钞》·六卷(内府藏本)明钱一本撰。一本有《像象管见》,已著录。是书虽以“像”为名,实则衍陈抟之数学。凡《卦图》二卷,
《易传灯》·四卷(永乐大典本) 《易传灯》一书,诸家书目俱不著录,朱彝尊《经义考》亦不载其名,惟《永乐大典》散见於各卦之
《易经图释》·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刘定之撰。定之字主敬,号呆斋,永新人。正统丙辰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
《周易古今文全书》·二十一卷(内府藏本)明杨时乔撰。时乔字宜迁,号止菴,上饶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谥端洁。事迹
《易经蒙引》·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蔡清撰。清字介夫,号虚斋,晋江人。成化甲辰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事迹具《明史
《周易观澜》(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乔大凯撰。大凯字颐庵,济宁州人。乾隆癸酉举人。此书每彖爻之下皆先列《本义》、程
《易学图说会通》·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杨方达撰。方达字符苍,一字扶苍,武进人。此书《自序》云:“寻绎宋、元经解及近
《周易通》·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浦龙渊撰。龙渊字潜夫,吴县人。尝佐洪承畴幕,以承畴荐,授城步县知县。其书名《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