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象通》·八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朱谋撰。谋字郁仪,宁献王七世孙。万历间以中尉摄石城王府事。是书惟释《上、下经》文,不及《十翼》。大旨欲稍还古义,而转生臆说。如不用陈抟《先天图》,亦不用周子《太极图》,是矣。而别造《河图》四,谓三代以来世藏秘府以为宝,学者莫得而窥,迨宋徽宗考古搜奇,始出示於外,是出何典记乎?邵陈以前无论矣,耿南仲、张根诸家皆徽宗时人,王湜以下诸家皆徽宗后人,何不一见也?其说《易》以象,象取於互体、变体是矣。然如谓《乾》居西北,当奎、娄、白虎之尾,故曰“履虎尾”,已穿凿附会。至於解《既济》云:“涉者多系匏以防危。离为大腹匏瓜之象,则涉者也。坎为川渎,则津济也。”因外卦为离而生大腹,因大腹而生匏瓜,因匏瓜而牵合於系匏涉水,以迁就既济之象。《易》果若是之迂曲乎?又解《困卦》初爻、二爻云:“坎为丛棘,初其株也。六三居泉谷之间,故为石梁。株木、石梁皆因未涸而为桥梁,是急於济渡而遭困也。”因坎生丛棘,因在初爻而变文曰株木,因六三在《兑》、《坎》之间生泉谷,因泉谷而生石梁,而省文曰石。《易》果若是之晦涩乎?《上经》始《乾》、《坤》而终《坎》、《离》,《下经》始《咸》、《恒》而终《既济》、《未济》,确有义理。《序卦》即不出孔子,亦必汉以前经师所传。谋乃合《上、下经》而一之。《易》未经秦火,讹脱甚少,而谋或随意改字,或动称错简、衍文,甚至《渐卦》上九并经文改为“鸿渐于逵”,并不言旧作“鸿渐于陆”。其武断尤甚。谋以博洽名,此书尤为曹学佺所推许。然其实多出臆见,不为定论。学佺《序》诠释《易》中诸字如王安石《字说》,亦可笑也。
《易图说》·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吴仁杰撰。仁杰字斗南,昆山人。《宋史·艺文志》载仁杰《古周易》十二卷,《易图说》三卷
《周易郑康成注》·一卷(通行本)宋王应麟编。应麟,字伯厚,庆元人。自署浚仪,盖其祖籍也。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鸿
《丽奇轩易经讲义》(无卷数,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纪克扬撰。克扬字武维,号六息,文安人。是编用注疏本,不录经文,但每卦约
《周易后天归图》·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黎由高撰。由高字鹏翥,通城人。是书专明后天之《易》六十四卦反对之义,而一归之
《易原就正》·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包仪撰。仪字羽修,邢台人。拔贡生。其始末无考。观其《自序》,称早年闻有《皇极经
《胡子易演》·十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胡经撰。经号前冈,庐陵人。嘉靖己丑进士。《明史·艺文志》载胡经《易演义》十八卷
《西溪易说》·十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李过撰。过字季辨,兴化人。董真卿《周易会通》称此书有过《自序》,在庆元戊午,谓
《周易读翼揆方》·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孙梦逵撰。梦逵字中伯,常熟人。乾隆壬戌进士,官至宗人府主事。是编不取陈抟《先
《易象大意存解》·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任陈晋撰。陈晋字似武,号后山,亦曰以斋,江苏兴化人。乾隆己未进士,官徽州府
《周易疏略》·四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沐撰。沐字仲诚,上蔡人。顺治戊戌进士,官资县知县。沐於《五经》、《四书》皆有《
《易宫》·三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隆元撰。隆元号易斋,归安人。康熙甲戌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其书前后无序跋,末阙
《易说存悔》·二卷(编修邵晋涵家藏本)国朝汪宪撰。宪字千波,钱塘人。乾隆乙丑进士,官刑部陕西司员外郎。是书大旨谓学《易》
《周易辑闻》·六卷、附《易雅》·一卷、《筮宗》·一卷(内府藏本)宋赵汝楳撰。汝楳,商王元份七世孙,资政殿大学士善湘之子。
《大易衍说》(无卷数,安徽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元李简撰”。简有《学易记》,已著录。是编即以《学易记序》冠於卷首,而书则绝
《易佣》·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文安之撰。安之字铁庵,夷陵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朱由榔僣号粤西,以为大学
《易说》·四卷(永乐大典本)宋赵善誉撰。善誉字静之,宗室子也。乾道五年试礼部第一。累迁大理丞,潼川路提刑转运判官。事迹见
《学易举隅》·六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戴廷槐撰。廷槐长泰人。隆庆中贡生。其说谓《易》自商瞿而后,斯道遂晦,至宋三子而后
《易史象解》·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林允昌撰。允昌字为磐,号素庵,晋江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吏部郎中。案朱彝尊《经义考
《周易揆》·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钱士升撰。士升字抑之,嘉善人。万历丙辰进士第一。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事迹附见《明史·
《易说》·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汝惺撰。汝惺字匪席,德州人。所论十五事皆阐发宋儒旧说。《自序》谓汉儒所传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