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易汇编》·十七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李本固撰。本固字维宁,临清州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案《易》自费直以《十翼》解《经》而郑康成以《彖传》连《经》文,於是十二篇之序始紊,如今《乾卦》是也。至王弼,又自《坤卦》以下每卦每爻取《传》辞连缀《经》文之下,并取《文言》入《乾卦》、《坤卦》之中,即今注疏本是也。后王洙、吕大防、周燔、吴仁杰辈,递有考核,而晁说之、吕祖谦所定为善。故朱子《本义》参用二家。至吴澄,又谓《系辞》内“居室”七条、“祐助”一条、“何思”十一条,实《文言》之文,由王弼既取《乾》、《坤》《文言》入《乾卦》、《坤卦》,其无可附者,后人并入系辞内,而孔疏复曲为之说。复古《易》者但取《乾》、《坤》《文言》别为一卷,而散入《系辞》者未之改也。故其作《易纂言》,取此诸条入《文言》。是书篇第悉依朱子本,而《文言》则用澄本,故曰“古易”。然朱子本於古有据,吴澄说自昔未闻,以杜撰之说目为古本,於义殊为乖剌也。其书分为三集,一曰《意辞》,二曰《象数》,三曰《变占》。《意辞》之目凡八,曰《古易》,附见书前。曰《辞会》,即《经》、《传》十二卷。自第十三卷以下另为一编,有胡国鉴《序》。曰《明意》,曰《释名》,曰《详易》,曰《玩辞》,曰《误异》,曰《易派》。《象数》之目亦八,曰《图书象》,曰《图书数》,曰《总论》,曰《画象》,曰《三易》,曰《广象》,曰《观象》,曰《衍数》。《变占》之目凡十,曰《蓍变》,曰《之变》,曰《反对》,曰《变例》,曰《辨成》,曰《观变》,曰《不卜》,曰《玩占》,曰《卜筮》,曰《断法》。
《周易时论合编》·二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方孔炤撰。孔炤字潜夫,号仁植,桐城人。万历丙辰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
《周易稗疏》·四卷、附《考异》·一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夫之撰。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汉阳人。前明举人。是编乃其读《易
《古周易》·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吕祖谦编。祖谦字伯恭,金华人。隆兴元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官至直秘阁著作郎,国史院
《易读》(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宋邦绥撰。邦绥字逸才,号况梅,长洲人。乾隆丁巳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是编用注疏之本
《易图通变》·五卷、《易筮通变》·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雷思齐撰。思齐字齐贤,临川人。宋亡之后,弃儒服为道士,居乌石观
《用易详解》·十六卷(永乐大典本)宋李杞撰。杞字子才,号谦斋,眉山人。仕履未详。考宋有三李杞。其一为北宋人,官大理寺丞,
《周易古文钞》·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刘宗周撰。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人。万历辛丑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南都破后,绝粒
《大易理数观察》·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朱如日撰。如日字洞彝,号荷轩,莲花厅人。是编成於乾隆丁巳。大抵掇拾图书之陈言
《周易易简说》·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高攀龙撰。攀龙字云从,无锡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谥
《易纬辨终备》·一卷(永乐大典本)案《辨终备》,一作《辨中备》。《后汉书·樊英传》注“《易》纬凡六”,为《稽览图》、《乾
《十愿斋易说》·一卷、《霞舟易笺》·一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吴锺峦撰。锺峦字峦稚,武进人。崇祯甲戌进士。官桂林府推官。
《读易索隐》·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洪鼐撰。鼐字廷器,寿昌人。正德庚午举人。官国子监助教。朱彝尊《经义考》载有是书,注
《易学变通》·六卷(永乐大典本)元曾贯撰。贯字传道,泰和人。天历辛巳举於乡。官绍兴府照磨。元季兵乱,弃官家居。乡人推率义
《周易剩义》·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童能灵撰。能灵字龙俦,号寒泉,连江人。雍正中贡生。其论《易》专主《河图》,以明象
《今易诠》·二十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邓伯羔撰。伯羔字儒孝,常州人。朱彝尊《经义考》载其《古易诠》二十九卷,《今易诠
《周易举正》·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唐郭京撰”。京不知何许人。《崇文总目》称其官为苏州司户参军。据《自序》言“御
《易纬是类谋》·一卷(永乐大典本)案《是类谋》,一作《筮类谋》。马氏《经籍考》一卷,郑康成注。其书通以韵语缀辑成文,古质
《周易说统》·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振渊撰。振渊字彦陵,仁和人。是编大旨宗程朱《传》、《义》,凡诸儒说理可互证者,
《田间易学》·十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钱澄之撰。澄之原名秉镫,字饮光,自号田间老人,桐城人。家世学《易》,又尝
《学易大象要参》·四卷(编修林澍蕃家藏本)国朝林赞龙撰。赞龙字云泽,侯官人。雍正丙午举人。是书以发明《大象》为主,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