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闽源流录》·十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夏撰。夏有《杨文靖年谱补遗》,已著录。是书取有明一代讲学之儒,分别其门户,成於康熙壬戌。大旨阐雒、闽之绪而力辟新会、馀姚之说。自一卷至十三卷列为雒、闽之学者,正宗十六人,羽翼三十九人,儒林一百九十二人,并合传、附传者共二百五十馀人。十四卷为新会之学。十五卷为馀姚之学。所列羽翼八人、儒林三十九人,而正宗则阙。十八、十九二卷谓之《补编》,所列仅儒林五十八人,并羽翼之名亦不予之矣。自明以来,讲学者酿为朋党,百计相倾。王守仁作《朱子晚年定论》,程敏政作《道一编》,欲援朱子以附陆氏,论者讥其舞文。张烈作《王学质疑》,熊赐履作《闲道录》,又诋斥陆、王,几不使居於人类,论者亦讥其好胜。虽各以卫道为名,而本意所在,天下得而窥之也。夏此书以程、朱之派为主,而於陆氏之派亦节取所长,以示不存门户之见,用意较为深密。然卷首称明太祖以理学开国,谀颂几四五百言,以为直接尧、舜、禹、汤、文、武之统,殊非笃论,亦非事实。其《凡例》称人品自人品,学术自学术,如赵南星、杨涟、缪昌期、李应昇诸人,可谓之忠臣,不可列之於儒林,立说尤僻。岂程、朱之传惟教人作语录乎?
《备遗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张芹撰。芹,新淦人,《明史》作峡江人,盖新淦其试籍也。弘治壬戌进士,官至浙江
《理学备考》·三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范鄗鼎撰。鄗鼎字彪西,洪洞人,康熙丁未进士,以养亲不仕终於家。是编备列有明一
《米芾志林》·十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亦题明范明泰撰。与《襄阳外纪》并同,惟后附刻《襄阳遗集》一卷,为明泰所辑。盖未见《
《四侯传》·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王士骐撰。士骐有《驭倭录》,已著录。是编摭文成侯张良、忠武侯诸葛亮、武侯王猛、邺侯李
《温公年谱》·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马峦撰。峦字子端,夏县人,与司马光为同里。以光旧无年谱,因撰此编,以补史传所不及。
《毗陵正学编》·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毛宪撰。是编所载凡十二人。首杨时,次邹浩、周孚先、周恭先、唐彦思、邹柄、喻樗、胡
《国士懿轨》·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余养蒙撰。养蒙,临海人。《自序》谓禀大中丞耿公之命而为之者。案《明史·耿定向传》,
《壶天玉露》·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钱升撰。升字元履,海盐人,万历戊午举人。其书亦费枢《廉吏传》之流,而兼收隐逸,为例
《断碑集》·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明方豪撰。豪字思道,开化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明史·文苑传》附载《
《为臣不易编》·(无卷数,内府藏本)明黄廷鹄撰。廷鹄爵里未详。据书前《周延儒序》,称与廷鹄定交,此编即夙昔所共讨论。则万
《宝祐四年登科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文天祥榜进士题名也。首列御试策题一道,及详定编排等官姓名。其覆考检点试卷官为
《儒林宗派》·十六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万斯同撰。斯同有《庙制图考》,已著录。是编纪孔子以下迄於明末诸儒,授受源流,
《南征纪略》·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孙廷铨撰。廷铨字伯度,又字次道,益都人。前明崇祯庚辰进士。入国朝,官至大学士,
《道南正学编》·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钱肃润撰。肃润有《尚书体要》,已著录。是书成於康熙辛未。所录皆从祀东林书院诸人
《祥符文献志》·十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李濂撰。濂於嘉靖壬寅尝辑《祥符乡贤传》。其后二年甲辰,又推广前所未载及其人之履
《南征纪程》·一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黄叔璥撰。叔璥号玉圃,大兴人,康熙己丑进士,官至常镇扬通道。是编乃其为监察御史
《镇平世系记》·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朱睦撰。睦有《易学识遗》,已著录。永乐元年,封周定王第八子有爌为镇平王,
《刘豫事迹》·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曹溶撰。溶有《崇祯五十宰相传》,已著录。是书本杨克弼《伪豫传》,又杂采他书附益之
《历仕录》·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王之垣撰。之垣号见峰,山东新城人,嘉靖壬戌进士。是编自记其历官行事,自荆州府推官历御
《逸民传》·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明少元山人皇甫涍撰。考《明史·艺文志》载皇甫濂《逸民传》二卷,《江南通志》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