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中记》·一卷(永乐大典本)
谨案:《邺中记》旧有二本,其一本二卷,见《隋书·经籍志》,称晋国子助教陆翙撰。其一本一卷,见陈振孙《书录解题》,称不知撰人名氏。又称《唐志》有《邺都故事》二卷,肃、代时马温撰,今书多引之。是以为肃、代后人作矣。今考是书所记,有北齐高欢、高洋二事,上距东晋之末已一百三四十年。又寒食一条,引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时代尤不相蒙。陈氏不以为翙书,似乎可据。然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作於太宗贞观时,徐坚《初学记》作於玄宗开元时,所引翙书皆一一与今本合。又《邺都故事》,《唐志》虽称肃、代时人,而《史通·书志篇》曰:远则汉有《三辅典》,近则隋有《东都记》,南则有宋《南徐州记》、《晋宫阙名》,北则有《洛阳伽蓝记》、《邺都故事》。则《邺都故事》在刘知几之前,《唐志》所言,亦不足为证。以理推之,殆翙书二卷惟记石虎之事,后人稍摭《邺都故事》以补之,并为一卷。犹之《神农本草》郡列秦名,汉氏《黄图》里标唐号,辗转附益,渐失本真。而要其实则一书。观高欢、高洋二条,与全书不类,而与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引《邺都故事》文体相同,则此二条为后人摭入翙书明矣。不得以小小舛异,尽举而归之唐以后也。原书久佚。陶宗仪《说郛》所载,寥寥数页,亦非完本。今以散见《永乐大典》者蒐罗薈稡,以诸书互证,删除重复,共得七十二条。排比成编,仍为一卷。以石虎诸事为翙本书,其续入诸条亦唐以前人所纪,弃之可惜,则殿居卷末,别以附录名焉。是书虽篇帙无多,而叙述典核,颇资考证。如王维《和贾至早朝大明宫诗》,“朝罢须裁五色诏”句,李颀郑《樱桃歌》,“官军女骑一千匹”及“百尺金梯倚银汉”句,不得此书,皆无从而训诂也。六朝旧籍,世远逾稀,断璧残玑,弥足为宝。佚而复存,是亦罕覯之秘笈矣。
《西夏事略》·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承议郎权知龙州军、兼管内劝农事、沿边都巡检使、借紫臣王称撰。考验其文,即王偁
《吴越备史》·四卷、《补遗》·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旧本题宋武胜军节度使掌书记范坰、巡官林禹撰。载钱镠以下累世事迹,据
《中山沿革志》·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汪楫撰。楫字舟次,休宁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是编乃其册封琉球国王时
《江表志》·三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宋郑文宝撰。文宝字仲贤,宁化人。南唐镇海节度使彦华之子,初仕为校书郎,入宋举太平兴国八
《南唐书》·十八卷、《音释》·一卷(内府藏本)宋陆游撰。游有《入蜀记》,已著录。宋初撰录南唐事者凡六家,大抵简略。其后撰
《十六国年表》·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张愉曾撰。愉曾,字庭硕,徽州人。是书以崔鸿所录十六国事,仿《史记·十二诸侯年
《邺中记》·一卷(永乐大典本)谨案:《邺中记》旧有二本,其一本二卷,见《隋书·经籍志》,称晋国子助教陆翙撰。其一本一卷,
《五国故事》·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南汉”条下称刘晟本二名,上一字犯宣祖讳,去之,则北宋人。又“南唐”
《朝鲜史略》·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一名《东国史略》,不著撰人名氏,乃明时朝鲜人所纪其国治乱兴废之事。始於檀君,终於高
《韩氏事迹》·一卷、《方氏事迹》·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刘文进撰。文进爵里未详。所记乃韩林儿、方国珍二家事迹,分年编载
《孤忠小史》·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核其所载,即李文凤《粤峤书》也。文凤书本二十卷,首尾完具,此本抄写残
《吴越春秋》·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汉赵煜撰。煜,山阴人,见《后汉书·儒林传》。是书前有旧《序》,称《隋唐经籍志》皆
《滇载记》·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杨慎撰。慎有《檀弓丛训》,已著录。是书乃其谪戍云南时所作,统纪滇域原始,及各部姓种类
《蛮书》·十卷(永乐大典本)唐樊绰撰。《新唐书·艺文志》著於录,《宋史·艺文志》则有绰所撰《云南志》十卷,而不称《蛮书》
《十国春秋》·一百十四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国朝吴任臣撰。任臣字志伊,仁和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任臣以
《明氏实录》·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杨学可撰。学可,新都人。是书记明玉珍父子始末。玉珍当元末起兵,窃据巴蜀,一传而灭
《华阳国志》·十二卷、《附录》·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晋常璩撰。璩字道将,江原人。李势时官至散骑常侍。《晋书》载劝势降
《锦里耆旧传》·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一名《成都理乱记》,宋句延庆撰。延庆字昌裔,自称前荣州应灵县令,并见於书中,惟不著
《江南馀载》·二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载之《霸史类》中,亦不云谁作。马端临《文献通考》、戚光《南
《十六国春秋》·一百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旧本题魏崔鸿撰,实则明嘉兴屠乔孙、项琳之伪本也。鸿作《十六国春秋》一百二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