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记》·一卷、附《后集》·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唐陆广微撰。《宋史·艺文志》作一卷,与今本合。书中称周敬王六年丁亥,至今唐乾符三年庚申,凡一千八百九十五年,则广微当为僖宗时人。然书中“虎疁”一条,称唐讳虎,钱氏讳镠,改为浒墅。考《五代史·吴越世家》,乾符二年,董昌始表钱镠为偏将。光启三年,始拜镠左卫大将军、杭州刺史。景福二年,始拜镠为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乾宁元年,始加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年始封镠为彭城郡王。天祐元年,封吴王。至朱温篡立,始封镠为吴越王。安得於乾符三年以董昌一偏将能使人讳其嫌名?且乾符三年亦安得预称吴越?至钱俶於宋太平兴国三年始纳土入朝,当其有国之时,苏州正其所隶,岂敢斥之曰“钱氏”?尤显为宋人之辞。则此书不出广微,更无疑义。王士祯《香祖笔记》尝摘其语儿亭,冯驩宅,公孙挺、陈开疆、顾冶子墓三条,又摘其“琴高宅”一条。於地理事实,皆为舛缪。又案乾符三年岁在丙申,实非庚申。上距周敬王丁亥,仅一千三百九十年,实非一千八百九十五年,於年数亦复差误。观其卷末称“纂成图画,以俟后来者添修”。而此本无图,前列吴、长洲、嘉兴、昆山、常熟、华亭、海盐七县,而后列吴县、长洲县事为多。殆原书散佚,后人采掇成编,又窜入他说以足卷帙,故讹异若是耶!以今世所行别无善刻,故姑仍吴琯此本录之,以存梗概,而附订其牴牾如右。又《吴地记后集》一卷,盖续广微之书者,不著撰人名氏。前有题词,称“自唐王郢叛乱,市邑废毁,或传记无闻,或废兴不一。谨采摘县录,据图经,选其确实者列於卷后”。所记建置年号,止於祥符元年,疑北宋人作。旧本附录,今亦并存备考焉。
《万历德州志》·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李撰,,长洲人。万历二年以贡生官德州学正。是编为目凡十一。明制,德州领德平、平
《京东考古录》·一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旧本题国朝顾炎武撰,载吴震方《说铃》中。其文皆见炎武所撰《日知录》及《昌平山水记
《万里海防图说》·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郑若曾撰。是书乃若曾入胡宗宪幕府以后,与同事邵芳取旧撰《海防图论》,复加考定。
《西湖梦寻》·五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国朝张岱撰。岱字陶菴,自号蝶菴居士,家本剑州,侨寓钱塘。是编乃於杭州兵燹之后,追记
《赤松山志》·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道士倪守约撰。守约,未详何许人。书前自序,称舍家辞父母,来投师资。又自署松山羽士,
《山西通志》·二百三十卷(通行本)国朝巡抚山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觉罗石麟等监修。山西之有《通志》,始於明成化中督学佥事胡谧
《澳门记略》·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印光任、张汝霖同撰。光任字黻昌,宝山人。官至太平府知府。汝霖字芸墅,宣城人。由拔
《灵谷寺志》·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吴云撰。云号舫翁,安福人。灵谷寺在江宁锺山之左,明太祖迁梁宝志塔於此,改赐今名
《金陵古今图考》·(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陈沂撰。沂有《维桢录》,已著录。是编纪金陵建置,自列国以迄明代,为
《滇黔纪游》·二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陈鼎撰。鼎有《东林列传》,已著录。是编为其客游滇黔时所纪。上卷纪黔,下卷纪滇,
《蜀都杂抄》·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陆深撰。深有《南巡日录》,已著录。此乃深为四川左布政使时所录蜀中山川古迹。其论峨眉
《天台山志》·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末称世祖皇帝封道士王中立为仁靖纯素真人,知为元人所作。又称前至元间,知
《师宗州志》·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管棆撰。棆,武进人。官师宗州知州。是书成於康熙丁酉,分九《图》,五《纪略》,九《
《西事珥》·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魏濬撰。濬有《易义古象通》,已著录。是书盖其官粤西时所作,一卷多言山川地理,二卷多言
《治河奏绩书》·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附《河防述言》·一卷(内廷藏本)国朝靳辅撰。辅有《奏疏》,已著录。是书卷一为《
《河防一览》·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潘季驯撰。季驯有《司空奏议》,已著录。季驯在嘉靖、万历间,凡四奉治河之命。在事二
《成化山西志》·十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考国朝雍正甲寅宜兴储大文所纂《山西志》,云旧志成於成化甲午,督学佥
《四川土夷考》·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谭希思撰。希思有《明大政纂要》,已著录。是书乃希思在蜀时命布政使官属取全蜀土司
《净慈寺志》·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释大壑撰。大壑字元津,杭州净慈寺僧。案,净慈寺在杭州城西南屏山。旧无志,大壑始创修
《滁州志》·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胡松撰。松字汝茂,滁州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谥恭肃。事迹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