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志图》·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元李好文撰。好文字惟中,东明人。至治元年进士,官至光禄大夫,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致仕,给翰林学士承旨一品禄终其身。事迹具《元史》本传。此书结衔称陕西行台御史。考本传称好文至正元年除国子祭酒,改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寻迁河东道廉访使,又称至正四年仍除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六年始除侍讲学士。此书盖再任陕西时作也。自序称图旧有碑刻,元丰三年吕大防为之跋,谓之《长安故图》。盖即陈振孙所称《长安图记》,大防知永兴军时所订者。好文因其旧本,芟除讹驳,更为补订。又以汉之三辅及元奉元所属者附入。凡汉、唐宫阙陵寝及渠泾沿革制度皆在焉。总为图二十有二,其中渠泾图说,详备明晰,尤有裨於民事。非但考古迹,资博闻也。本传载所著有《端本堂经训要义》十一卷,《历代帝王故事》一百六篇,又有《大宝录》、《大宝龟鉴》二书,而不及此《图》。《元史》疏漏此亦一端矣。此本乃明西安府知府李经所鋟,列於宋敏求《长安志》之首,合为一编。然好文是书,本不因敏求而作。强合为一,世次紊越。既乖编录之体,且图与志两不相应,尤失古人著书之意。今仍分为二书,各著於录。《千顷堂书目》载此编作《长安图记》,於本书为合。此本题曰《长安志图》,疑李经与《长安志》合刊,改题此名。然今未见好文原刻,而《千顷堂书目》传写多讹,不尽可据。故今仍以《长安志图》著录,而附载其异同於此,备考核焉。
《牛首山志》·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盛时泰撰。时泰字仲交,江宁人。嘉靖中贡生。牛首山在江宁城南,一名天阙。是书首志《山
《西湖梦寻》·五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国朝张岱撰。岱字陶菴,自号蝶菴居士,家本剑州,侨寓钱塘。是编乃於杭州兵燹之后,追记
《三郡图说》·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王世懋撰。世懋有《却金传》,已著录。是编乃其官分守九江道时所作。三郡者,一饶州,二
《畿辅通志》·一百二十卷(通行本)国朝兵部尚书、直隶总督李卫等监修。自元以来,如《析津志》诸书,所纪只及於京师。至明代以
《闽中考》·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陈鸣鹤撰。鸣鹤有《东越文苑》,已著录。是书所考,皆福州府境山川古迹。称得唐人《闽中
《玉山遗响》·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张贞生撰。贞生号篑山,庐陵人。顺治戊戌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玉山在泰和仁善乡
《西湖览胜志》·十四卷(内府藏本)国朝夏基撰。基字乐只,杭州人。是编因明田汝成本重修,十四卷中题咏居其六卷。
《天府广记》·四十四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孙承泽撰。承泽有《尚书集解》,已著录。是书以京畿事实分类编辑,凡《建置》、
《随志》·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颜木撰。木字维乔,应山人。正德丁丑进士,官亳州知州。《明史·文苑传》附见《王廷陈传》末
《天目游记》·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黄汝亨撰。汝亨有《古奏议》,已著录。是记乃汝亨与佛慧寺僧同游天目山而作,叙是山景物
《古今游名山记》·十七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何钅堂撰。钅堂有《括苍汇记》,已著录。是书采史志文集所载游览之文,以类编辑。
《京口三山续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徐邦佐、陈朝用、朱文山同撰。邦佐号雁洲,浦城人。官镇江府教授。朝用号南湖,宁都
《广东通志》·六十四卷(通行本)国朝巡抚广东、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郝玉麟等监修。岭南为炎海奥区,汉魏以还,舆图可
《北户录》·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唐段公路撰。《学海类编》作公璐,盖字之讹。《新唐书·艺文志》称为宰相文昌之孙,则当为临
《恒岳志》·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崇德撰。崇德字懋修,顺天人。官浑源州知州。北岳恒山在浑源州城南二十里,自汉以后,
《四川土夷考》·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谭希思撰。希思有《明大政纂要》,已著录。是书乃希思在蜀时命布政使官属取全蜀土司
《洱海丛谈》·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释同揆撰。同揆字轮庵,云南大理府文殊寺僧也。是书纪滇南未入版图之初,引《隋书》西
《天下名山记钞》·(无卷数,内府藏本)国朝吴秋士编。秋士字西湄,歙县人。其书取何钅堂《游名山记》及王世贞之《广编》删而录
《雍大记》·三十六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何景明撰。景明字仲默,信阳人。弘治壬戌进士,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事迹具《明史·文
《海外纪事》·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释大汕撰。大汕,广东长寿寺僧。康熙乙亥春,大越国王阮福周聘往说法,越岁而归。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