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徐兢撰。兢字明叔,号自信居士。是书末附其行状,称瓯宁人,《文献通考》则作和州历阳人,思陵《翰墨志》又作信州徐兢。似当以行状为确。《通考》又称兢为铉之裔,自题保大骑省世家,考王铚《默记》,称徐铉无子,惟锴有后,居摄山前开茶肆,号徐十郎。铉、锴诰敕尚存,则《通考》亦误传也。据兢行状,宣和六年高丽入贡,遣给事中路允迪报聘。兢以奉议郎为国信使,提辖人船礼物官,因撰《高丽图经》四十卷,还朝后诏给札上之。召对便殿,赐同进士出身,擢知大宗正事,兼掌书学,后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其书分二十八门,凡其国之山川、风俗、典章、制度,以及接待之仪文,往来之道路,无不详载。而其自序尤拳拳於所绘之图。此本但有书而无图,已非完本。然前有其侄蒇题词一首,称书上御府,其副藏家。靖康丁未,兵乱失之。后从医者得其本,惟《海道》二卷无恙。又述兢之言,谓世传其书,往往图亡而经存。欲追画之,不果就,乃以所存者刻之澂江郡斋。周煇《清波杂志》亦称兢仿元丰中王云所撰《鸡林志》为《高丽图经》。物图其形,事为其说。盖徐素善丹青也。宣和末,老人在历阳(案此“老人”字疑为先人之讹,盖指其父邦彦也)虽得见其书,但能抄其文,略其绘事。乾道中刊於江阴郡斋者,即家间所传之本,图亡而经存。盖兵火后徐氏亦失元本云云,是宋时已无图矣。又张世南《游宦记闻》曰:高丽是年有请於上,愿得能书者至国中,於是以徐兢为国信使、礼物官。则兢之行,特以工书遣,而留心记载乃如是。今其篆书无一字传世,惟此编仅存。考魏了翁《鹤山集》,称兢篆於《说文解字》以外自为一家,虽其名兢字见於印文者,亦与篆法不同云云。则其篆乃灭裂古法者,宜不为后人所藏弆。然此编已足以传兢,虽不传其篆可也。
《嘉靖安庆府志》·三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胡缵宗撰。缵宗字世甫,自号鸟鼠山人,泰安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巡抚
《景定建康志》·五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周应合撰。应合,武宁人,自号溪园先生。淳祐间举进士,官至实录院修撰,以疏劾贾似
《水鉴》·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郭起元撰。起元,闽县人。历官盱眙县知县,迁泗州知州、宿虹同知。皆积水为患之区,因即所
《琅盐井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沈鼐撰。鼐字枚臣,长洲人。由贡生官云南琅盐井盐课提举。是书成於康熙壬辰,因来度旧
《广东通志》·六十四卷(通行本)国朝巡抚广东、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郝玉麟等监修。岭南为炎海奥区,汉魏以还,舆图可
《昌平山水记》·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顾炎武撰。炎武有《左传杜解补正》,已著录。炎武博极群书,足迹几遍天下,故最明於
《重修毗陵志》·四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朱昱撰。昱字懋易,武进人。初,成化己丑,常州知府卓天锡聘昱修郡志,书成未刻。越
《嘉泰会稽志》·二十卷、《宝庆续志》·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会稽志》二十卷,宋施宿等撰。《续志》八卷,宋张淏撰
《治水或问》·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庞尚鸿撰。尚鸿字少襄,南海人。副都御史尚鹏之弟。以贡入国学,上书政府。复献飞车、飞
《台湾纪略》·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林谦光撰。谦光字芝楣,长乐人。是编乃康熙二十三年平定郑克塽以后所作。分十三篇,
《三吴水利录》·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归有光撰。有光有《易经渊旨》,已著录。是书大旨以治吴中之水,宜专力於松江。松江既
《山东考古录》·一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旧本题国朝顾炎武撰,载吴震方《说铃》中。然《说铃》载炎武书四种,其三皆杂剽《日知
《洞霄图志》·六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宋邓牧撰。牧字牧心,钱塘人。宋亡后,隐居屏迹,惟与谢翱友善。翱临终时,牧适出游,翱
《泉南杂志》·二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陈懋仁撰。懋仁字无功,嘉兴人。官泉州府经历。《浙江通志》称其不以簿书废铅椠,记泉
《东西天目志》·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章之采撰。之采字去浮,仁和人。是书作於天启中。以天目山东西二峰,辑为二志,各分四
《万历饶州府志》·四十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陈大绶撰。大绶,浮梁人。万历乙未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参议。饶州自正德辛未刘
《江防考》·六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吴时来撰,王篆增补。时来,仙居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谥文恪。篆,夷陵人。
《天下名山记钞》·(无卷数,内府藏本)国朝吴秋士编。秋士字西湄,歙县人。其书取何钅堂《游名山记》及王世贞之《广编》删而录
《南康志》·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田琯撰。琯,大田人。隆庆辛未进士,官南康府知府。是书成於万历癸巳。门目虽繁,而条
《诸蕃志》·二卷(永乐大典本)宋赵汝适撰。汝适始末无考,惟据《宋史·宗室世系表》,知其为岐王仲忽之玄孙,安康郡王士说之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