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志》·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书中称《大明一统志》,则成於明代也。卷首略叙疆域沿革,而不标其目,以下分六大纲为经:曰《京都》,曰《风俗》,曰《古都》,曰《古迹》,曰《山川》,曰《楼台》。以所属八道为纬。中曰京畿,西南曰忠清,东南曰庆尚,南曰全罗,西曰黄海,东曰江源,西北曰平安,东北曰咸镜。皆略如中国地志。惟《京都》但载宫殿、曹署,而不及城市风俗。多载其国典制,与故事混而为一。又诸道皆无四至八到,古迹多杂以神怪,颇同小说。於体例皆为未协。然遗闻琐事,为中国史书所未详者,往往而在,颇足以资考证。其叙述亦皆雅洁,较诸州郡舆图冗漫无绪者,转为胜之。宋王云尝撰《鸡林志》,其书不传。徐兢《高丽图经》於山川古迹亦略。此书出其国人所述,当不失真。我国家威德覃敷,八纮砥属。朝鲜一国,道里既近,归化尤先。虽号藩封,实同郡县,其山川疆域皆宜隶籍於职方。录而存之,亦足备舆记之一种也。
《河防一览》·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潘季驯撰。季驯有《司空奏议》,已著录。季驯在嘉靖、万历间,凡四奉治河之命。在事二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二卷(浙江吴王墀家藏本)宋魏岘撰。岘,鄞县人。官朝奉郎,提举福建路市舶。鄞故有它山一水,其始大溪与
《豫章今古记》·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考《隋书·经籍志》,有雷次宗《豫章记》一卷。宋王象之《舆地碑
《四州文献摘抄》·四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毕振姬撰,其邑人司昌龄所摘抄也。振姬字亮四,高平人。顺治丙戌进士,官至广西按
《长白山录》·一卷、《补遗》·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祯撰。长白山一名常白山,一名常在山,在邹平县东南。是录皆纪其
《石湖志略》·一卷、《文略》·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卢襄撰。襄字师陈,吴县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郎中
《桂海虞衡志》·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范成大撰。乾道二年,成大由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除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
《湖州府志》·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唐枢撰。枢有《易修墨守》,已著录。是书分《土地》、《人民》、《政事》三门。每门各
《西事珥》·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魏濬撰。濬有《易义古象通》,已著录。是书盖其官粤西时所作,一卷多言山川地理,二卷多言
《朝鲜图说》·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郑若曾撰。先图后考,次详其世纪、都邑、山川、风俗、土产、道里、贡式,而以宋
《黄运两河考议》·六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首《总论》一篇,次以历代治河之事编年纪载,始唐尧,迄明熹宗。其大
《福建通志》·七十八卷(通行本)国朝浙闽总督、兵部尚书郝玉麟等监修。福建自宋梁克家《三山志》以后,记舆地者不下数十家,惟
《居济一得》·八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伯行撰。伯行有《道统录》,已著录。是编乃伯行为河道总督时相度形势,录之以备参考
《海槎馀录》·一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顾撰。字汇堂,吴县人。官至南安府知府,是编乃其官儋州时所著。凡风土、物产悉随笔记
《丰润县志》·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石邦政撰。邦政,丰润人。其书成於隆庆庚午,门目冗杂,绝无义例。且於历代帝王妄为区
《长安志》·二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宋敏求撰。敏求有《唐大诏令》,已著录。是编皆考订长安古迹,以唐韦述《西京记》疏略不
《万历江都县志》·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陆君弼撰。君弼,江都人。万历中贡生。是书因嘉靖壬戌葛洞旧志重修,而以史法变其体
《太岳太和山志》·十七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田玉撰。玉不知何许人,万历中宦官也。太和山即湖广均州之武当山,相传为北极玄
《浯溪考》·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祯撰。士祯有《古欢录》,已著录。是书前有自序,称“楚山水之胜首潇湘,潇湘之胜首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五十二卷乾隆二十一年奉敕撰。乾隆二十七年,创成初稿,嗣以昄章日辟,规制益详,进呈御览之时,随事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