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地理指掌图》·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旧本题宋苏轼撰。始自帝喾,迄於宋代,为图凡四十有四。前有序,后有总论。其序云据《元丰九域志》,然书中乃有建炎二年改江宁为建康府,绍兴三十二年升洪州为隆兴府诸语。案费衮《梁溪漫志》曰:“今世所传《地理指掌图》,不知何人所作。其考究精详,诠次有法,上下数千百年,一览而尽,非博学洽闻者不能为,自足以传远。然必托之东坡,其序亦云东坡所为。观其文浅陋,乃举子对策手段,东坡安有此语!最后有本朝升改废置州郡一图,乃有崇宁以后迄於建炎、绍兴所废置者,此岂出於东坡之手哉”云云。则此书之伪,南宋人固已言之,而流传刊本仍题轼名。刊胡安国《春秋传》者,皆摘其列国一图为冠,亦仍题曰东坡,谬之甚矣。其书虽简明,而疏略殊甚。费衮所称,殊为过当,亦不足据也。
《朝鲜赋》·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董越撰。越字尚矩,宁都人。成化己丑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谥文僖。孝宗即位,
《日畿访胜录》·二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姚士粦撰。士粦所辑《陆氏易解》,已著录。此录乃万历甲午士粦游京师时,寻访都城内
《峡石山水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蒋宏任撰。宏任字担斯,海宁人。海宁县有峡石镇,两山并峙,东曰审山,西曰紫微山,
《嘉兴府图记》·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赵文华撰。文华,慈谿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明史·奸臣传》附见《严嵩
《北河纪》·八卷、《纪馀》·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谢肇淛撰。肇淛有《史觿》,已著录。此书乃其以工部郎中视河张秋时所作。
《天下名山诸胜一览记》·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慎蒙撰。蒙字山泉,归安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书以何钅堂所作
《东西天目志》·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章之采撰。之采字去浮,仁和人。是书作於天启中。以天目山东西二峰,辑为二志,各分四
《治河图略》·一卷(永乐大典本)元王喜撰。喜爵里无考。其书首列六图,图末各系以说,而附所为《治河方略》及《历代决河总论》
《五岳游草》·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王士性撰。士性字恒叔,临海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南京鸿胪寺卿。事迹附见《明史·王
《直隶河渠志》·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陈仪撰。仪字子翙,号一吾,文安人。康熙乙未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充霸州等处
《关中陵墓志》·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祁光宗撰。光宗后更名伯裕,滑县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是编乃光宗督学陕西
《閤阜山志》·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俞策撰。策不知何许人。閤阜山在江西新涂县,相传为张道陵、葛孝先、丁令威修炼之所。兹
《中吴纪闻》·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龚明之撰。明之字希仲,号五休居士,昆山人。绍兴间,以乡贡廷试,授高州文学。淳熙初
《灵谷寺志》·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吴云撰。云号舫翁,安福人。灵谷寺在江宁锺山之左,明太祖迁梁宝志塔於此,改赐今名
《甘肃通志》·五十卷(通行本)国朝巡抚甘肃、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许容等监修。甘肃所领八府三州,明代皆隶於陕西布政司。至本朝康
《泉河史》·十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胡瓒撰。瓒有《禹贡备遗增注》,已著录。是编《图纪》一卷,《职制》一卷,《泉源》一卷
《洱海丛谈》·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释同揆撰。同揆字轮庵,云南大理府文殊寺僧也。是书纪滇南未入版图之初,引《隋书》西
《海表奇观》·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凡标二十三门,曰《溯源》,曰《疆境》,曰《形势》,曰《分野》,曰《气
《岭海见闻》·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钱以垲撰。以垲游宦广东,前后八载,所作《罗浮外史》,已著录。此编又其杂录见闻之书
《岭表录异》·三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唐刘恂撰。宋僧赞宁《筍谱》,称恂於唐昭宗朝出为广州司马。官满,上京扰攘,遂居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