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台故事》·五卷(永乐大典本)
宋程俱撰。俱字致道,衢州开化人。举进士,试南宫第一,廷试中甲科,历官徽猷阁待制,封新安县伯,事迹具《宋史·文苑传》。《玉海》载元祐中宋匪躬作《馆阁录》,绍兴元年程俱上《麟台故事》,淳熙四年陈骙续为《馆阁录》。盖一代翰林故实,具是三书。今宋录已亡,陈录仅存,而亦稍讹阙。是书则自明以来惟《说郛》载有数条,别无传本。今考《永乐大典》,徵引是书者特多。排比其文,犹可成帙。其书多记宋初之事,典章文物,灿然可观。盖绍兴元年初复秘书省,首以俱为少监。故俱为是书,得诸官府旧章,最为详备。如《东都事略·邢昺传》载,由侍读学士迁工部侍郎,不著加中散大夫。《宋绶传》载,召试中书,不著迁大理评事。《宋史·韩琦传》载,由通判淄州入直集贤院,不著为太常寺丞及太子中允。《王陶传》载,为太子中允,不著编校昭文馆书籍。《孙洙传》亦不著洙尝为於潜令及编校秘阁书籍。而皆见於是书。又如《玉海》引《谢泌传》,泌上言:“请分四库书籍,人掌一库。”事在端拱初。而其一百六十八卷又载此事於天圣五年,前后自相剌谬。据此书所载,则在咸平之初。又《续通鉴长编》载,咸平二年七月甲寅,幸国子监,还幸崇文院,而此日之后又有癸丑。则是月之内不容先有甲寅,显然牴牾。据是书乃是七月甲辰。如此之类,凡百馀条,皆足以考证异同,补缀疏略,於掌故深为有裨。原书《文献通考》作五卷,今所裒录,仍符此数,疑当时全部收之。《通考》又称凡十二篇,而不详其篇目。其见於《永乐大典》者,有《官联》、《职掌》、《廪禄》三门,皆与陈骙书标题相合。疑骙书即因俱旧目修之。今即以骙之篇目分隶诸条,莫不一一条贯,无所龃龉。亦可谓神明焕然,顿还旧观矣。骙录载曝书会、饯会及大宴学士院三条,俱云出《麟台故事》。然引其事,不载其词。殆姚广孝等排纂之时,刊除重复,误削前而存后。当时编辑无绪,即此可见一端。今亦无从补入。惟俱《北山集》中载有后序一篇,并附录之,以存其旧焉。
《官制备考》·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旧本题明李日华撰。日华有《梅墟先生别录》,已著录。是书因明代官制,而上溯历代之沿革
《旧京词林志》·六卷(内府藏本)明周应宾撰。应宾有《九经考异》,已著录。应宾尝以左谕德少詹事两掌南京翰林院事,故著此书,
《三事忠告》·四卷(桂林府同知李文藻刊本)元张养浩撰。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天历中,拜
《馆阁漫录》·(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据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是书十卷,题张元忭撰。二人相去不远
《留都武学志》·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徐伯徵撰。伯徵字孺台,海宁人。万历己未进士,官至扬州府知府。明之武学,建於正统壬
《南京工部志》·十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朱长芳撰。长芳,上海人。南京国子监生。天启初编修神宗、光宗两朝《实录》,博采志
《南宋馆阁录》·十卷、《续录》·十卷(永乐大典本)《南宋馆阁录》十卷,宋陈骙撰。《续录》十卷,无撰人名氏。骙字叔进,台州
《百僚金鉴》·十二卷(内府藏本)国朝牛天宿撰。天宿字觐薇,章邱人。康熙中官琼州府知府。是编前为《总论》七卷,以中外职官为
《郧台志略》·九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徐桂撰。桂,潜山人。嘉靖乙未进士,官郧阳府知府。先是,成化初,原杰抚定荆、
《虔台续志》·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陈灿撰。灿里贯未详,官赣州府教谕。此书乃嘉靖中巡抚南赣等处右副都御史谈恺属
《南台旧闻》·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叔璥撰。叔璥有《南征记程》,已著录。是书详述御史典故,凡十三门。每事各注所出
《铨政论略》·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蔡方炳撰。方炳有《增订广舆记》,已著录。是书专论唐、宋二代铨政,颇为浅略。如谓侍
《翰苑群书》·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洪遵编。遵字景严,鄱阳人,皓之仲子也。与兄适同中绍兴十二年博学鸿词科,赐进士出身。
《州县提纲》·四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杨士奇《文渊阁书目》题陈古灵撰。古灵者,宋陈襄别号也。襄字述古,侯官人。庆
《南廱志》·二十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黄佐撰。佐有《泰泉乡礼》,已著录。南都太学,建於明太祖吴元年。景泰中,祭酒吴节
《南京太常寺志》·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汪宗元撰。宗元号春谷,崇阳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总理河道右副都御史。是书乃宗
《词林典故》·一卷、附《翰苑须知》·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位撰。位有《问奇集》,已著录。此乃其官翰林学士时所辑词馆通
《麟台故事》·五卷(永乐大典本)宋程俱撰。俱字致道,衢州开化人。举进士,试南宫第一,廷试中甲科,历官徽猷阁待制,封新安县
《虔台志》·十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萧根等撰。根爵里未详。弘治甲寅,汀漳盗起,楚、粤之不逞者和之,於是设巡抚都
《职官志》·一卷、附《后纪、妃嫔传、外戚传》·三篇(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纪惟部院寺监诸司职掌,不及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