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二卷
乾隆十二年奉敕撰。马端临《文献通考》断自宋宁宗嘉定以前,采摭宏富,体例详赅,元以来无能继作。明王圻始捃拾补缀,为《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四卷。体例糅杂,颠舛丛生,遂使数典之书,变为兔园之策,论者病焉。然终明之世,亦无能改修。岂非以包括历朝,委曲繁重,难於蒐罗而条贯之哉?我皇上化洽观文,道隆稽古。特命博徵旧籍,综述斯编。黜上海之野文,补鄱阳之巨帙。采宋、辽、金、元、明五朝事迹议论,汇为是书。初议於马氏原目之外增《朔闰》、《河渠》、《氏族》、《六书》四门。嗣奉敕修《续通志》,以《天文略》可该朔闰,《地理略》原首河渠,《氏族》、《六书》更郑樵之旧部,既一时并撰,即无容两笈复陈。故二十四门仍从马氏之原目。其中如《钱币考》之载钞银,《象纬考》之详推步,於所必增者乃增;《物异考》之不言徵应,《经籍考》之不录佚亡,於所当减者乃减。亦不似王氏之横生枝节,多出赘疣。大抵事迹先徵正史,而参以说部杂编。议论博取文集,而佐以史评语录。其王圻旧本,间有一长可取者,沙中金屑,亦不废搜求。然所存者,十分不及其一矣。至於考证异同,辨订疑似,王本固为疏陋,即马本亦略而未详。兹皆本本元元,各附案语,一折衷於圣裁。典核精密,纤悉不遗,尤二书所不逮焉。盖王圻著述,务以炫博,故所续《通考》及《稗史汇编》、《三才图会》之类,动盈二三百卷,而无所取材。此书则每成一类,即先呈御览,随事指示,务使既博且精。故非惟可废王氏之书,即马氏之书历来推为绝作,亦陶铸之而有馀也。
《泉刀汇纂》·(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邱峻撰。峻有《南湖记略稿》,已著录。《钱谱》创自顾烜,见於《隋书·经籍志》。
《北郊配位议》·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康熙二十四年,太常寺卿徐元珙疏奏,现行祀典
《明通宝义》·一卷、《广通宝义》·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罗汝芳撰。汝芳有《孝经宗旨》,已著录。前明钱钞通行,其
《两淮盐法志》·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史起蛰、张矩同撰。起蛰,江都人。矩,仪徵人。书成於嘉靖庚戌,因弘治旧志增损之。
《辟雍纪事》·(无卷数,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卢上铭撰。上铭字尔新,东莞人。崇祯中官南京国子监典簿。是编叙述明代太学典故,起
《科场条贯》·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陆深撰。深有《南巡日录》,已著录。是书纪洪武至嘉靖间科举条式,於前后损益之制,胪列
《学典》·三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孙承泽撰。承泽有《尚书集解》,已著录。是书所载皆历代建学、设官、行礼、讲学、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二百六十六卷乾隆十二年奉敕撰。初与五朝《续文献通考》共为一编。乾隆二十六年,以前朝旧事,例用平书。
《大唐开元礼》·一百五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唐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中书令萧嵩等奉敕撰。杜佑《通典》及新旧《唐书·礼志
《钦定皇朝通志》·二百卷乾隆三十二年奉敕撰。二十略之目,亦与郑樵原本同。而纪传年谱则省而不作。盖实录国史,尊藏金匮。与考
《经世实用编》·二十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冯应京撰。应京有《六家诗名物疏》,已著录。是编乃万历甲辰应京下诏狱时所成,
《历代山泽征税记》·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彭宁求撰。宁求字文洽,长洲人。康熙壬戌进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其书胪叙历
《谥法》·四卷(内府藏本)宋苏洵撰。洵字明允,眉山人。官秘书省校书郎,以霸州文安县主簿修《太常因革礼》,书成而卒。事迹具
《纪元要略》·二卷、《补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陈景云撰。景云有《通鉴胡注举正》,已著录。是书纪汉迄明帝王建元及
《荒政丛书》·十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俞森编。森号存斋,钱塘人。由贡生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是书成於康熙庚午。辑古人救荒
《大礼集议》·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席书编。书,遂宁人。弘治庚戌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谥文襄。事迹具《明史》
《捕蝗考》·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陈芳生撰。芳生字漱六,仁和人。螽蝝之害,春秋屡见於策书。《诗·大田篇》:“去其螟
《文庙从祀先贤先儒考》·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郎廷极撰。廷极字紫衡,镶黄旗汉军。此本题曰广宁,其原籍也。官至江西总
《辨定嘉靖大礼议》·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是书力斥杨廷和之议,而又不屑与张、桂相
《历代贡举志》·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冯梦祯撰。梦祯字开之,秀水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是书叙历代贡举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