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宗集注》·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孙宗彝撰。宗彝,高邮人。是书成於康熙庚申。以象、数、理各有宗,因象而测其数,因数而测其理,而所宗者以中为主。故卷首冠以《中论》三篇。其说谓《河图》、《洛书》五皆居中。中,五象之宗也。五,数之中也。中,理之宗也。故名《易宗》。案《易》所言“中”,皆指中画,过与不及,皆因象示戒,则谓《易》为用中,未始不可。然必执《河图》、《洛书》之五位以为用中之本,则横生枝节,附会经义矣。注中於变爻、变卦及反对、互体之义独详,而卷首兼论岁运。其学盖出於黄道周而参以他说小变之。中间诋斥先儒,殊为已甚。又每节之下必注“宗彝曰”,云以拟《象传》,尤无谓也。
《易经理解》·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郜煜撰。煜字光庭,汝州人。雍正癸丑进士,官至中书科中书。其书不释《十翼》,惟六十
《苑洛易学疏》·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周一敬撰。一敬,衢州人。崇祯戊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初,韩邦奇作《启蒙意见》五卷
《读易隅通》·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来集之撰。集之字元成,萧山人。崇祯庚辰进士。官安庆府推官。是书多触类旁推以求其融贯
《易学统此集》·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孙维明撰。其子越续成之。维明字克晟,江宁人。前有天启四年维明《自序》。其书多取
《周易古今文全书》·二十一卷(内府藏本)明杨时乔撰。时乔字宜迁,号止菴,上饶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谥端洁。事迹
《易经存疑》·十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林希元撰。希元字茂贞,号次崖,同安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佥事。见《自序》
《易精蕴大义》·十二卷(永乐大典本)元解蒙撰。蒙字求我,吉水人。《江西通志》作“字来我”,盖字形相近而误也。中天历乙巳江
《读易管窥》·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隆元撰。是编卷一为《考略》,次列《河图》、《洛书》诸图。其《河图旋毛》、《洛书
《周易纬史》(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钱偲撰。偲号坚瓠老人,钱塘人。雍正壬子副榜贡生。是书以卦爻分配史事,故曰《纬
《宋元周易解提要、附易解别录》(无卷数,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前署养素堂纂本。又有黄叔琳名字二私印,盖即叔
《易原就正》·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包仪撰。仪字羽修,邢台人。拔贡生。其始末无考。观其《自序》,称早年闻有《皇极经
《周易传义合订》·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朱轼撰。轼字若瞻,高安人。康熙甲戌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端。是编因程子《易
《易发》·八卷(编修王汝嘉家藏本)明董说撰。说字雨若,湖州人。黄道周之弟子也。后为沙门,名南潜。其论《易》专主数学,兼取
《重订易学说海》·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郭宗磐撰。宗磐号鹏海,晋江人。是书成於万历辛亥。用注疏本,顺文推衍。专主义理,
《尺木堂学易志》·三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明马权奇撰。权奇字巽倩,会稽人。崇祯辛未进士。官兵部主事。王台《序》称权奇才高召
《易经小传》·二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郑友元撰。卷前有《自序》,自称其号曰澹山,不著岁月。《明史·毕自严传》称:“时
《读易自识》(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金綎撰。綎字丝五,吴县人。是书随笔记录,未分卷帙。首为总论,次为《系辞》、《序
《易翼述信》·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王又朴撰。又朴字介山,天津人。雍正癸卯进士。官至庐州府同知。是编《经》、《传》
《易传》·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宋伊川程子撰。卷首有元符二年《自序》。考程子以绍圣四年编管涪州,元符三年迁峡州,则当成於
《易疑》·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方时化撰。其《易》学之第五种也。首卷《密义疑》二十一则,二卷《名象疑》十二则,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