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二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汉陆贾撰。案:《汉书》贾本传称著《新语》十二篇。《汉书·艺文志》儒家陆贾二十七篇,盖兼他所论述计之。《隋志》则作《新语》二卷。此本卷数与《隋志》合,篇数与本传合,似为旧本。然《汉书·司马迁传》称迁取《战国策》、《楚汉春秋》、陆贾《新语》作《史记》。《楚汉春秋》,张守节《正义》犹引之,今佚不可考。《战国策》取九十三事皆与今本合。惟是书之文悉不见於《史记》。王充《论衡·本性篇》引陆贾曰:天地生人也,以礼义之性。人能察已所以受命则顺,顺谓之道。今本亦无其文。又《穀梁传》至汉武帝时始出,而道基篇末乃引《穀梁传》曰,时代尤相牴牾。其殆后人依托,非贾原本欤?考马总《意林》所载,皆与今本相符。李善《文选注》於司马彪赠山涛诗引《新语》曰:楩梓仆则为世用。於王粲从军诗引《新语》曰:圣人承天威,承天功,与之争功,岂不难哉!於陆机日出东南隅行引《新语》曰:高台百亻刃。於古诗第一首引《新语》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於张载杂诗第七首引《新语》曰:建大功於天下者,必垂名於万世也。以今本核校,虽文句有详略异同,而大致亦悉相应,似其伪犹在唐前。惟《玉海》称陆贾《新语》今存於世者,道基、术事、辅政、无为、资贤、至德、怀虑才七篇。此本十有二篇,乃反多於宋本,为不可解。或后人因不完之本补缀五篇,以合本传旧目也。今但据其书论之,则大旨皆崇王道,黜霸术,归本於修身用人。其称引《老子》者,惟思务篇引上德不德一语,馀皆以孔氏为宗。所援据多《春秋》、《论语》之文。汉儒自董仲舒外,未有如是之醇正也。流传既久,其真其赝,存而不论可矣。所载卫公子鱄奔晋一条,与三传皆不合,莫详所本。中多阙文,亦无可校补。所称文公种米、曾子驾羊诸事,刘昼《新论》、马总《意林》皆全句引之,知无讹误,然皆不知其何说。又据犁嗝报之语,训诂亦不可通。古书佚亡,今不尽见,阙所不知可也。
《道一编》·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编朱、陆二家往还之书,而各为之论断,见其始异而终同。考陈建《学蔀通辨》
《性理正宗》·四十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伯行撰。伯行自序,谓《性理大全》一书,杂采天文、地志、律历、兵机、谶纬、术数
《东石讲学录》·十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王蓂撰。蓂有《忠义录》,已著录。是集为其门人黄文龙所编,皆平生讲学之语
《作师编》·一卷(湖北巡抚采进本)明贺时泰编。首列易蒙卦,次列大学圣经一章,次列礼记学记一篇,次列白鹿洞规五节六十九字,
《二谷读书记》·二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侯一元撰。一元字舜举,乐清人。嘉靖戊戌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此编乃其读书杂记。
《经书孝语》·(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鸿编。鸿字子渐,仁和人。万历间诸生。是书摭五经、四书中言孝之语为一帙,而各为
《周子抄释》·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吕柟撰。宋五子中惟周子著书最少,而诸儒辨论则惟周子之书最多。无极、太极之说,朱、陆
《浩斋语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过源撰。卷末有源行实一编,称源字道源,号浩斋,其先浙东人。至高祖徙於临川。源
《宪世编》·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唐鹤徵撰。鹤徵有《周易象义》,已著录。是编发明心性之学,首列孔子、颜子、仲弓、子贡、
《太极图说遗议》·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周子《太极图说》,本《易》有太极一语,特
《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明邱濬撰。濬有《家礼仪节》,已著录。濬以宋真德秀《大学衍义》止於格致诚正
《居业录类编》·三十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胡居仁撰。陈凤梧编。居仁有《易象钞》,已著录。凤梧字文鸣,庐陵人。弘治丙辰进
《消闲录》·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成勇编。勇字仁有,乐安人。天启乙丑进士,官至南京监察御史。崇祯十一年以劾杨嗣
《西畴日抄》·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顾枢撰。枢字庸菴,无锡人。天启中举人。顾宪成之孙,高攀龙之门人也。此书主程、朱而辟
《心斋约言》·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王艮撰。艮字汝止,泰州人。王守仁之门人。《明史·儒林传》附载王畿传中。此书皆发明
《思通集》·二卷、《随意吟》·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秦望撰。望字元宫,无锡人。《思通集》皆杂论义理,自太极、阴阳、天
《小学句读记》·六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建常撰。建常有《律吕图说》,已著录。是书因陈选《小学》注本而杂采诸书疏於其下
《北溪字义》·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宋陈淳撰。淳字安卿,号北溪,龙溪人。嘉定十年授迪功郎,泉州安溪主簿,未上而卒。
《玉溪师传录》·一卷、《附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宋童伯羽撰。伯羽字蜚卿,瓯宁人,朱子之门人也。是编所录朱子语
《枫山语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章懋撰。懋字德懋,别号闇然子,兰溪人。成化丙戌会试第一。改庶吉士,授编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