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本释》·三卷(永乐大典本)
宋刘荀撰。荀,东平人,尚书左仆射挚之孙。书中所称先文肃公,即谓挚也。孝宗时尝知盱眙军。其事迹则不可考矣。是书乃其讲学之语,大旨谓致力当求其本。因举其切要者三十三条,各为标目,而著论以发明之。论所不尽者,又自为之注。中多称引元祐诸人、程门诸子及同时胡宏、张九成、朱子之言,持论颇醇正。其文率详明恺切,务达其意而止。北宋诸名臣之言行出处,亦附注焉。盖党籍子孙,尊其先世之旧闻也。《宋史·艺文志》、晁公武《读书志》皆不载,陈振孙《书录解题》、马端临《经籍考》,但载荀所撰《建炎德安守御录》,而是书亦略焉。惟明《文渊阁书目》、《国史经籍志》有之。盖其书在宋不甚显,至元、明间始行於世也。杨士奇、焦竑皆作明本二卷,刘荀撰。然《永乐大典》所载,实皆题曰《明本释疑》,其书原名《明本》,或后人因其注而增题释字欤。
《宋先贤读书法》·一卷(内府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采宋儒之说凡十二家,而朱子为多。其法始以熟经,继以玩味,终以身体力行。
《子家子》·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家颐撰。颐字养正,眉山人。其始末未详。卫湜《礼记集说》尝引其语,则亦研经之士也。此书赵希
《说苑》·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汉刘向撰。是书凡二十篇。隋、唐志皆同。《崇文总目》云今存者五篇,馀皆亡。曾巩《校书序》
《朱子抄释》·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吕柟撰。是编乃嘉靖丙申柟为国子监祭酒时所定。宋儒之中,惟朱子著述最富,辨论亦最多。
《理解体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黄为鹗撰。为鹗,宜黄人。其书凡一百三十八条。绘图列说,皆杂采宋人讲学之语,融贯成
《程功录》·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杨名时撰。名时有《周易札记》,已著录。是编乃其讲学札记。体例全仿薛瑄《读书录》,然
《西畴日抄》·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顾枢撰。枢字庸菴,无锡人。天启中举人。顾宪成之孙,高攀龙之门人也。此书主程、朱而辟
《大儒学粹》·九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魏时亮编。时亮字敬吾,南昌人。嘉靖己未进士。官至工部侍郎。事迹具《明史》本传。史称
《太极图说注解》·(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陈兆成撰。兆成字慎亭,常熟人。是书作於康熙初,以发明朱子《太极图说》之注
《双桥随笔》·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周召撰。召字公右,号拙菴,衢州人。康熙初,官陕西凤县知县。是编乃其甲寅、乙卯间
《广祀典议》·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吴肃公撰。肃公有《读礼问》,已著录。是书力辟二氏及诸淫祀,持议甚正。然皆儒者之
《唐氏遗编》·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唐棣编。棣字彦思,宜兴人。尝受业於伊川程子,与门人共记平日问答之语为此书。已载入二
《近思录集解》·十四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李文炤撰。是编取朱子之说散见各书者,附於《近思录》各条之下。其未备者则益以诸
《性理析疑》·十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蔡洛撰。洛武平人。此书皆举宋儒之说,摘条设问,分二十七门。或引先儒之言,或出己
《御纂性理精义》·十二卷康熙五十六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初,朱子门人陈淳撰《性理字义》,熊刚大又撰《性理群书》,性理之名由是
《朱子读书法》·四卷(永乐大典本)宋张洪、齐同编。洪字伯大,字充甫,皆鄱阳人。事迹无可考。据洪自序,咸淳中分教四明,适客
《教民恒言》·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魏裔介撰。裔介有《孝经注义》,已著录。是书本圣谕十六条衍为通俗之词,反覆开阐,以
《近言》·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明顾璘撰。璘有《国宝新编》,已著录。是书凡十三篇,而末一篇为序志。其体例仿扬雄《法言》、
《性理要解》·二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蔡清撰。清有《易经蒙引》,已著录。是编以《性理要解》为名,而上卷题虚斋《看太极图
《谋道续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谭旭撰。旭字东白,新建人。康熙丁酉副榜贡生。是书末有其门人吕步青跋,称旭先有《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