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执中成宪》·八卷
雍正六年春世宗宪皇帝敕撰。雍正十三年夏,书成奏进。仰蒙裁定,宣付武英殿校刊。乾隆三年告蒇,御制序文颁行。前四卷录帝尧以来至明孝宗嘉言善政,后四卷皆唐、虞至明诸臣论说,有所裨於治道者。其或奥旨未显,疑义未明,则折衷以御论,以阐发其理蕴,评断其是非。昔孔子删书,断自唐、虞,始著帝王经世之法。后来递相推衍,互有发明。御制之书,惟唐之《帝范》,敷陈得失为最悉。官撰之本,惟明之《君鉴》,缕举事迹为最详。然《帝范》颇参杂说,词意或不深醇;《君鉴》旁摭诸书,义例亦为冗杂。至於宋之《洪范政鉴》,以焦赣、京房之说附会於武王箕子之文,益离其宗。盖圣人之道统,惟圣人能传之;圣人之治法,亦惟圣人能述之,非可以强而及也。我世宗宪皇帝圣德神功,上超三古,阐明帝学,论定是编。汰驳存精,删繁举要,凡遗文旧籍,一经持择,即作典谟。犹虞帝传心,亲阐执中之理;殷宗典学,自述成宪之监也。虽百篇之裁於洙泗,何以加兹。家法贻留,以巩万世之丕基者,岂偶然欤!
《耿子庸言》·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耿定向撰。定向有《硕辅宝鉴要览》,已著录。是编为所著语录。凡七篇,首绎经,次冲言,
《耻亭遗书》·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周宗濂撰。宗濂字简菴,华亭人。雍正癸卯拔贡生。官潜山县教谕。是书於《易》、《书》
《周张全书》·二十二卷(内府藏本)明徐必达编。周子书自《太极图说》、《通书》而外,仅得诗文,尺牍数首,附以年谱、传志及诸
《东溪日谈录》·十八卷(湖北巡抚采进本)明周琦撰。琦字廷玺,马平人。成化辛丑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琦之学出於薛瑄。是
《存治编》·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颜元撰。是书为其《四存编》之三。大旨欲全复井田、封建、学校、徵辟、肉刑及寓兵於农之
《东宫备览》·六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陈模撰。模字中行,泉州永春人。庆元二年进士。嘉泰二年除秘书省正字。三年兼国史院编
《世纬》·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袁袠撰。袠字永之,号胥台,吴县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广西提学佥事。《明史·文苑传》附见
《小学集解》·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黄澄撰。澄字庭闻,莆田人。康熙中诸生。其书取朱子《小学》内外篇参会旧注,附以己见
《弟经》·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林允昌撰。允昌有《易史象解》,已著录。是书仿《孝经》分十八章,篇末引诗亦仿《孝经》之体
《温氏母训》·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温璜录其母陆氏之训也。璜初名以介,字於石,号石公。后以梦兆改今名,而字曰宝忠。乌
《顾端文公遗书》·三十七卷、附《年谱》·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顾宪成撰。是编为其曾孙贞观所汇刻。首即小心斋札记十
《帝范》·四卷(永乐大典本)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宗文皇帝御撰,以赐太子者也。新、旧《唐书》皆云四卷。晁公武《读书志》仅载六篇
《法言集注》·十卷(通行本)汉扬雄撰。宋司马光集注。雄有《方言》,光有《易说》,皆已著录。考《汉书·艺文志》,儒家扬雄所
《闲辟录》·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程曈撰。曈有《新安学系录》,已著录。是编录朱子集中辨正异学之语,以辟陆、王之说,凡九
《研几录》·(无卷数,河南巡抚采进本)明薛侃撰。侃有《图书质疑》,已著录。是书乃侃门人郑三极所编。侃承姚江馀绪,故屡称引
《考正晚年定论》·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孙承泽撰。是书以王守仁所作《朱子晚年定论》不言晚年始於何年,但取偶然谦抑之词
《哤言》·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范氵来撰。氵来有《两浙海防类考》,已著录。是编随笔札记,亦语录之类。前有小引,称所著笔
《明辨录》·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孙承泽撰。是书取诸儒辟佛之言,汇载成帙。上卷首载昌黎《原道》及《佛骨表》,而
《读书小记》·三十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范尔梅撰。尔梅字梅臣,号雪庵,洪洞人。雍正中贡生。是编乃其随笔札记,教授生徒
《薛方山纪述》·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薛应旂撰。应旂有《四书人物考》,已著录。此其平日所钞先正格言。前有自识,称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