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公问对》·三卷(通行本)
唐司徒并州都督卫国景武公李靖与太宗论兵之语,而后人录以成书者也。案史称所著兵法世无完书,惟《通典》中略见大概。此书出於宋代,大旨因杜氏所有者而附益之。何薳《春渚纪闻》谓苏轼尝言世传王通《元经》、关子明《易传》及此书,皆阮逸所伪撰,苏洵曾见其草本。马端临撰《四朝国史兵志》,谓神宗熙宁间,尝诏枢密院校正此书,似非逸所假托。胡应麟《笔丛》则又称其词旨浅陋猥俗,最无足采,阮逸亦不应鄙野至此,当是唐末宋初村儒俚学掇拾贞观君臣遗事而为之。诸说纷纭,多不相合。今考阮逸伪撰诸书,一见於《春渚纪闻》,再见於《后山谈丛》,又见於《闻见后录》,不应何薳、陈师道、邵博不相约会,同构诬词。至熙宁、元丰之政,但务更新,何尝稽古?尤未可据七书之制,断为唐代旧文。特其书分别奇正,指画攻守,变易主客,於兵家微意时有所得,亦不至遂如应麟所诋耳。郑瑗《井观琐言》谓问对之书虽伪,然必出於有学识谋略者之手。斯言近之。故今虽正其为赝作,而仍著之於录云。
《素书》·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黄石公撰。宋张商英注。分为六篇,一曰原始,二曰正道,三曰求人之志,四曰本德宗道,五
《左略》·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曾益撰。益字子谦,山阴人。其书专摘《左传》所言兵事凡五十六篇,每条标以名目。陈禹谟《
《武备志略》·五卷(内府藏本)国朝傅禹撰。禹字服水,义乌人。是编惟抄撮武经诸书及明茅元仪《武备志》,别无特见。
《兵镜》·十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邓廷罗撰。廷罗字叔奇,号偶樵,江宁人。顺治中拔贡生,官至湖广荆南道。是编凡孙子集注
《孙子参同》·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此本不知何人所辑。前有凡例,又有万历庚申吴兴松筠馆主人序,亦不署姓名。其板用朱、墨二
《北边事迹》·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王琼撰。琼有《晋溪奏议》,已著录。琼在嘉靖初总督三边军务,因集历代守边得失,
《历代车战叙略》·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张泰交撰。泰交字洎谷,阳城人。康熙壬戌进士,官至浙江巡抚。是书皆剽宋章俊卿《
《江东十鉴》·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李舜臣撰。舜臣字子思,井研人。乾道三年进士,官成都府教授,擢宗正寺主簿。事迹具《宋
《备倭记》·二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卜大同撰。大同字吉夫,秀水人。嘉靖戊戌进士。由刑部主事历任湖广按察司佥事。弭蕲、黄
《运筹纲目》·八卷、《决胜纲目》·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叶梦熊撰。梦熊字南兆,归善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阵纪》·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何良臣撰。良臣字惟圣,会稽人。弱冠弃诸生从军,嘉靖间官至蓟镇游击。是编皆述练兵之法。
《剑草》·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熊明遇撰。明遇字子良,进贤人。万历辛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摘取
《西番事迹》·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王琼撰。琼总督三边时,出兵讨土鲁番,抚定其部族,而诛其不顺命者。因为此书,历
《虎钤经》·二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许洞撰。洞字渊夫,吴兴人。登咸平三年进士,为雄武军推官,免归。寻召试中书,改乌江县
《武经总要》·四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曾公亮、丁度等奉敕撰。晁公武《读书后志》称,康定中,朝廷恐群帅昧古今之学,命公亮
《军权》·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何良臣撰。良臣有《阵纪》,已著录。是书分国本、国禁、兵本、兵秘、礼士、士遇、驭士、士品
《纪效新书》·十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戚继光撰。是书乃其官浙江参将时前后分防宁波、绍兴、台州、金华、严州诸处练兵备倭时
《塞语》·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尹耕撰。耕有《南泰纪略》,已著录。是书作於嘉靖庚戌,皆言捍御塞北诸部之术。一曰
《武经体注大全会解》·七卷(内府藏本)国朝夏振翼撰。振翼字遯门,芜湖人。《孙子》等七书,武科用以试士,故相传谓之武经。振
《十六策》·一卷(永乐大典本)此本载《永乐大典》中,旧题汉诸葛亮撰。考亮著作,陈寿《三国志》详列於传后,初无是书之名,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