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十鉴》·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李舜臣撰。舜臣字子思,井研人。乾道三年进士,官成都府教授,擢宗正寺主簿。事迹具《宋史》本传。是编蒐辑江东战胜之迹,上起三国,下至六朝,共得十事:一曰周瑜赤壁之战,二曰祖逖谯城之战,三曰褚裒彭城之战,四曰桓温灞水之战,五曰谢玄淝水之战,六曰刘裕关中之战,七曰到彦之河南之战,八曰萧衍义阳之战,九曰陈庆之洛阳之战,十曰吴明彻淮南之战。皆先叙其事,次加论断。盖宋自高宗南渡,偏据一隅,地处下游,外临勍敌,岌岌乎不能自保,故舜臣特作此编,以励战气。然自古以来,无以偏安江左而能北取中原者。舜臣徒为大言,未核事势也。明姚广孝等编缉《永乐大典》,特录其书,殆以广孝吴人,故借以夸乡邦之形胜。又成祖诏修是书之时,犹在南都,故广孝等迁就其说。不知明太祖之得天下,实缘起於江北,与汉高祖略同。又以崛起方新之气,乘元纲纵弛,盗贼蜂起之后,故席卷长驱,混一海内,非地形可据之故也。成祖篡立之后,终於北迁,则金陵之不为胜地审矣。恭读皇上御题,综括南北之大势,洞烛往古之得失,用以辟舜臣之虚谈,揭广孝之私意,经纬天地,睿见高深,为万古定评,非寻常管蠡之见所能窥测万一也。考《永乐大典》所载尚有地图,此本无之,盖传写佚脱。然舜臣持论既谬,则其图之有无固亦不足计矣。
《阵纪》·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何良臣撰。良臣字惟圣,会稽人。弱冠弃诸生从军,嘉靖间官至蓟镇游击。是编皆述练兵之法。
《太公兵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案此书首列天阵、地阵、人阵之名,其说出於《六韬》。而风云、日星等占皆以七言诗
《兵要望江南歌》·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是书详述兵家占候凡三十二门,各以望江南词括之。《崇文总目》题武安军左押衙易静撰,
《孙子》·一卷(通行本)周孙武撰。考《史记·孙子列传》,载武之书十三篇,而《汉书·艺文志》乃载《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
《吴子》·一卷(通行本)周吴起撰。起事迹见《史记·列传》。司马迁称起兵法世多有,而不言篇数。《汉·艺文志》载《吴起》四十
《长子心钤》·(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戚继光撰。继光有《练兵实纪》,已著录。考书中对垒号令一条云,南塘戚少保谓
《军权》·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何良臣撰。良臣有《阵纪》,已著录。是书分国本、国禁、兵本、兵秘、礼士、士遇、驭士、士品
《武经总要》·四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曾公亮、丁度等奉敕撰。晁公武《读书后志》称,康定中,朝廷恐群帅昧古今之学,命公亮
《谈兵髓》·七卷(安徽巡抚采进本)题西浙嚣嚣生撰,不著名氏。首为谈兵髓说,称自黄帝用兵以来,兵法不废天时。故日月星辰,风
《北边事迹》·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王琼撰。琼有《晋溪奏议》,已著录。琼在嘉靖初总督三边军务,因集历代守边得失,
《南北十论》·一卷(永乐大典本)案此书载《永乐大典》,题曰许学士撰,不著其名。盖亦南宋人也。十论仅存其八,曰吴,曰蜀,曰
《兵机类纂》·三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龙翼撰。龙翼字羽明,松江人。是书取古今言兵事者,自《春秋左氏传》而下,至於元
《江东十考》·一卷(永乐大典本)宋李道传撰。道传字贯之,舜臣子也。官至太常博士,知果州。谥文节。事迹具《宋史·儒林传》。
《两浙兵制》·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侯继国撰。继国号龙泉,金山卫人。世袭指挥使。是书第一卷首列全浙海图,附以说,并及沿
《握机经》·三卷、《握机纬》·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曹允儒撰。允儒字鲁川,太仓人。是书首载风后古文一十九字,次载太公
《练兵实纪》·九卷、《杂集》·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戚继光撰。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历官蓟州、永平、山海等处
《备倭记》·二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卜大同撰。大同字吉夫,秀水人。嘉靖戊戌进士。由刑部主事历任湖广按察司佥事。弭蕲、黄
《江南经略》·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郑若曾撰。若曾有《郑开阳杂著》,已著录。是编为江南倭患而作,兼及防御土寇之事。八卷
《运筹纲目》·八卷、《决胜纲目》·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叶梦熊撰。梦熊字南兆,归善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百将传》·一百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张预撰。翟安道注。预字公立,东光人。安道字居仕,安阳人。其书采历代名将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