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叙管子成书》·十五卷(内府藏本)
明梅士享编。士享字伯献,宣城人。《管子》原目三十卷已不可考。明代旧本皆二十四卷。士享此本合为十五卷,而以己意诠叙之。如牧民、形势、立政、九败、版法、明法诸解,皆移附本篇之后,已乱其次第。又谓其文繁冗不伦,乃於一篇之中分上、下二格,其定为《管子》本文者,列之上格;疑为后人搀杂及义有未安者,列之下格;其自为发明者,别称梅生曰以别之。如牧民篇国之四维一段,则云朱晦翁解繇不仁故不智,不智故不知礼义所在,斯为一贯之旨。若此节维绝则倾,及倾可正也等语,於理有乖,恐非《管子》之言,故列下层。又权修篇天下者国之本一段,则云与《大学》、《孟子》之旨相悖,故列下层。读诸子之书而必以经义绳之,何异阅晋、唐行草之迹而纠以《说文》之偏傍耶?
《洗冤录》·二卷(永乐大典本)宋宋慈撰。慈字惠父,始末未详。是书自序题淳祐丁未,结衔题朝散大夫,新除直秘阁,湖南提刑,充
《政刑类要》·一卷(永乐大典本)元彭天锡撰。天锡字仁仲,湖州人。其始末无考。原序谓其通才明吏,专於法家。能成书如此,必有
《疑狱笺》·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陈芳生撰。芳生有《捕蝗考》,已著录。此书自序,谓晋和鲁公凝著《疑狱集》二卷,其子宋
《名公书判清明集》·十七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辑宋、元人案牍判语,分类编次,皆署其人之别号,盖用文选称字之例。然
《邓析子》·一卷(少詹事陆费墀家藏本)周邓析撰。析,郑人。《列子·力命篇》曰: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词。子产执政,作竹
《商子》·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秦商鞅撰。鞅事迹具《史记》。鞅封於商,号商君,故《汉志》称《商君》二十九篇,《三国
《刑统赋》·二卷(两淮监政采进本)宋傅霖撰。霖里贯未详。官律学博士。法家书之存於今者,惟《唐律》最古。周显德中,窦仪等因
《刑法叙略》·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宋刘筠撰。筠字子仪,大名人。咸平元年进士。累擢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承旨。进
《唐律文明法会要录》·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前有原序,亦不署名。后有沈侃序,署其字曰和卿,署其官曰陵州同知。案
《祥刑要览》·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吴讷撰。讷有《棠阴比事》,已著录。此书乃其致仕后所作。上卷经典大训十六条,次为先哲
《读律佩觿》·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王明德撰。明德字金樵,高邮人。官刑部陕西司郎中。是编成於康熙甲寅。取现行律例,
《韩子》·二十卷(内府藏本)周韩非撰。《汉书·艺文志》载《韩子》五十五篇,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载《韩子》二
《折狱龟鉴》·八卷(永乐大典本)宋郑克撰。是书《宋志》作二十卷。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录解题》俱题作《决狱龟鉴》,
《巡城条约》·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魏裔介撰,裔介有《孝经注义》,已著录。顺治丁酉,裔介为左都御史,立此约以厘清五城
《管子榷》·二十四卷(内府藏本)明朱长春撰。长春字大复,乌程人。万历癸未进士,官刑部主事。是书即赵用贤本而增释之,故凡例
《折狱卮言》·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陈士镌撰。士镌有《江南治水记》,已著录。是篇摭取四书诸经慎刑之语,兼及汉诏一二
《无冤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亦无序跋。《永乐大典》载此书,题元王与撰。与不知何许人。卷中自称昔任盐官
《疑狱集》·四卷、《补疑狱集》·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疑狱集》四卷,五代和凝与其子同撰。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
《棠阴比事》·一卷、《附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桂万荣撰。明吴讷删补。万荣,鄞县人。由馀干尉仕至朝散大夫,直宝章阁
《诠叙管子成书》·十五卷(内府藏本)明梅士享编。士享字伯献,宣城人。《管子》原目三十卷已不可考。明代旧本皆二十四卷。士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