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沈良方》·八卷(永乐大典本)
宋沈括所集方书,而后人又以苏轼之说附之者也。考《宋史·艺文志》有《括灵苑方》二十卷,《良方》十卷,而别出《苏沈良方》十五卷。注云,沈括、苏轼所著。陈振孙《书录解题》有《苏沈良方》十卷,而无《沈存中良方》。尤袤《遂初堂书目》亦同。晁公武《读书志》则二书并列,而於《沈存中良方》下云,或以苏子瞻论医药杂说附之。《苏沈良方》下亦云,括集得效方成一书,后人附益以苏轼医学杂说。盖晁氏所载良方,即括之原本,其云或以苏子瞻论医药杂说附之者,即指《苏沈良方》。由其书初尚并行,故晁氏两载。其后附苏说者盛行,原本遂微,故尤氏、陈氏遂不载其原本。今《永乐大典》载有《苏沈良方》原序一篇,亦括一人所作,且自言予所作良方云云,无一字及轼,是亦后人增附之后,并其标题追改也。案明晁瑮《宝文堂书目》有《苏沈二内翰良方》一部,是正嘉以前,传本未绝,其后不知何时散佚。今据《永乐大典》所载,掇拾编次,厘为八卷。史称括於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今所传括《梦溪笔谈》,末为药议一卷,於形状性味,真伪同异,辨别尤精。轼杂著时言医理,於是事亦颇究心。盖方药之事,术家能习其技而不能知其所以然,儒者能明其理而又往往未经试验,此书以经效之方而集於博通物理者之手,固宜非他方所能及矣。
《证类本草》·三十卷(两淮江广达家藏本)宋唐慎微撰。案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此书三十卷,名《大观本草》。晁公武《读书志》则
《运气易览》·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汪机撰。机有《针灸问对》,已著录。是编取《素问》中五运六气之说详加辨论,所衍各图,
《肘后备急方》·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晋葛洪撰。洪字稚川,句容人。元帝为丞相时,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迁
《伤寒缵论》·二卷、《绪论》·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璐撰。取张机《伤寒论》重分其例,采喻昌《尚论篇》及各家之注为之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徐大椿撰。大椿字灵胎,号洄溪,吴江人。世传神农《本草经》三卷共载药三百六
《医门法律》·十二卷、附《寓意草》·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喻昌撰。昌既著《尚论篇》,发明伤寒之理,又取风寒暑湿燥火六
《类经》·三十二卷(内府藏本)明张介宾编。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山阴人。是书以《素问》、《灵枢》分类相从。一曰摄生,二曰阴
《伤寒兼证析义》·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倬撰。倬字飞畴,吴江人。张登弟也。是书专论伤寒而挟杂病者,分中风、虚劳、中
《流注指微赋》·一卷(永乐大典本)元何若愚撰。若愚爵里未详。原注有云,《指微论》三卷,亦是何公所作。探经络之赜,原针刺之
《孙氏医案》·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孙泰来、孙明来同编。二人皆休宁孙一奎之子。是编即所辑《一奎医案》也。凡三吴治验二卷
《仁斋直指》·二十六卷、附《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杨士瀛撰。士瀛字登父,仁斋其号也。福州人。始末无
《御定医宗金鉴》·九十卷乾隆十四年奉敕撰。首为订正《伤寒论注》十七卷,次为订正《金匮要略》注八卷。盖医书之最古者无过《素
《急救良方》·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张时彻编。分三十九门,专为荒村僻壤之中不谙医术者而设。故药取易求,方皆简易,不甚推
《保婴撮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薜铠撰。铠字良武,吴县人。弘治中官太医院医士。是编分门纂辑,於幼科证治最为详悉。其
《铜人针灸经》·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按晁公武《读书后志》曰:《铜人腧穴针灸图》三卷,皇朝王惟德撰
《普门医品》·四十八卷、附《医品补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化贞撰。化贞字肖乾,诸城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佥都御史
《医学六要》·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三锡撰。三锡字叔承,应天人。是编成於万历乙酉。以医学大端有六,分别论列。首四诊
《医学汇纂指南》·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端木缙撰。缙字仪标,当涂人。是书成於康熙丁亥。摘取古今医书,薈萃成帙。每病之
《脚气治法总要》·二卷(永乐大典本)宋董汲撰。汲字及之,东平人。始末未详,钱乙尝序其癍疹论,则其著书在元丰、元祐之间。是
《石山医案》·三卷、《附案》·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陈桷编。桷字惟宜,祁门人。学医於同邑汪机,因取机诸弟子所记机治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