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微旨》·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韩祗和撰。是书《宋史·艺文志》不载。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有其名,亦不著作者名氏。但据序题元祐丙寅,知其为哲宗时人而已。今检《永乐大典》各卷内,此书散见颇多,每条悉标韩祗和之名。而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亦称自后汉张机著《伤寒论》,晋王叔和、宋成无己(案:无己乃金人,说见前《伤寒论》条下),庞安常、朱肱、许叔微、韩祗和、王宾之流,皆互相阐发,其间祗和姓名,与《永乐大典》相合。是祗和实北宋名医,以伤寒为专门者,特《宋史·方技传》不载,其履贯遂不可考耳。书凡十五篇,间附方论。大抵皆推阐张机之旨,而能变通於其间。其可下篇,不立汤液,惟以早下为大戒。盖为气质羸弱者言。然当以脉证相参,知其邪入阳明与否,以分汗下,不宜矫枉过直,竟废古方。至如辨脉篇,据伤寒例桂枝下咽阳盛乃毙,承气入胃,阴盛乃亡之义,以攻杨氏之谬误。可汗篇,分阴盛阳虚、阳盛阴虚、阴阳俱盛三门,则俱能师张氏而神明其意矣。又如汗下温三法,分案时候辰刻,而参之脉理病情,乃因张机正伤寒之法而通之於春夏伤寒,更通之於冬月伤寒,亦颇能察微知著。又如以阳黄归之汗温太过,阴黄归之过下亡津,则於金匮发阳发阴之论,研析精微,不特伤寒之黄切中穷要,即杂病之黄亦可以例推矣。其书向惟王好古《阴证略例》中,间引其文,而原本久佚。今采掇薈稡,复成完帙,谨依原目,厘为上下二卷。陈振孙所称之原序,则《永乐大典》不载,无从采补。殆编纂之时,旧本已阙欤。
《丹溪心法附馀》·二十四卷(内府藏本) 明方广撰。广字约之,号古斋,休宁人。是书成於嘉靖丙申。因程用光所订朱震亨《丹溪心
《崔真人脉诀》·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紫虚真人撰,东垣老人李杲校评。考紫虚真人为宋道士崔嘉彦。陶宗仪《辍耕录》称,
《奇经八脉考》·一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明李时珍撰。其书谓人身经脉有正有奇,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为十二正经;阴维
《此事难知》·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王好古撰。是编专述李杲之绪论,於伤寒证治尤详。其问三焦有几,分别手足,明孙一奎极称
《运气易览》·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汪机撰。机有《针灸问对》,已著录。是编取《素问》中五运六气之说详加辨论,所衍各图,
《御定医宗金鉴》·九十卷乾隆十四年奉敕撰。首为订正《伤寒论注》十七卷,次为订正《金匮要略》注八卷。盖医书之最古者无过《素
《四圣悬枢》·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是书谓寒疫、温疫、痘病、疹病皆由於岁气,世皆以小儿之痘为胎毒,非也。
《外台秘要》·四十卷(通行本)唐王焘撰。焘,郿人。王珪孙也。《唐书》附见珪传。称其性至孝,为徐州司马,母有疾,弥年不废带
《灵枢经》·十二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案晁公武《读书志》曰:王冰谓《灵枢》即《汉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之九,或谓好事者
《博济方》·五卷(永乐大典本)宋王衮撰。衮,太原人。其仕履未详,惟郎简原序称其尝为钱塘酒官而已。此书诸家书目皆著录,惟《
《先醒斋广笔记》·四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缪希雍撰。希雍字仲醇,常熟人。《明史·方技传》附见《李时珍传》中。天启中
《急救仙方》·六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其书《宋志》及诸家书目均未著录。惟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救急仙方》十一卷
《运气定论》·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董说撰。说有《易发》,已著录。是编凡四论八图。辨《素问》所论运气当在六元正纪大论,
《伤寒类方》·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徐大椿撰。世传后汉张机《伤寒论》乃晋王叔和蒐采成书,本非机所编次。金聊城成无己始
《临证指南医案》·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叶桂撰。桂字天士,吴县人。以医术名於近时,然生平无所著述。是编乃门人取其方药
《济阴纲目》·十四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国朝武之望撰。汪淇笺释。之望字叔卿,自署关中人。淇字澹漪,一字右子,钱塘人。是书
《鲁府秘方》·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刘应泰编。应泰尝为鲁王府侍医。其里贯未详。是书分福、寿、康、宁四集。首载五言赞一首
《续名医类案》·六十卷(编修邵晋涵家藏本)国朝魏之琇撰。之琇既校刊江瓘《名医类案》,病其尚有未备,因续撰此编。杂取近代医
《颅囟经》·二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世亦别无传本,独《永乐大典》内载有其书。考历代史志,自《唐·艺文志》以上皆无
《薛氏医案》·七十八卷(通行本)明薛己撰。己字立斋,吴县人。是书凡十六种。己所自著者为《外科枢要》四卷,《原机启微》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