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育宝庆方》·二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以为郭稽中撰。考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濮阳李师圣得《产论》二十一篇,有说无方。医学教授郭稽中为时良医,以方附诸论末,遂为完书。则稽中特因师圣所得旧本,增以新方,非所自撰。《宋史》所载,似未见陈氏说也。然稽中所增,合原论共为一卷,与此本不合。以卷首诸序考之,盖括苍陈言撰《三因方》,尝取其方论各评得失,婺医杜荍因采其所评,附入各条之下,后赵莹得《产乳备要》,增以杨子建《七说》,合於《产论》为一集。有冀致君者,又掇《御药院杂病方论》,及《八月产图》、《体元子借地法》、《安产藏衣方位》缀於其末。是辗转增益,已非郭氏之旧,特沿其旧名耳。其书世罕传本。今载於《永乐大典》者得论二十一,陈言评十六,方三十四为一卷;《产乳备要》暨《经气妊娠》等证方六十二为一卷。其《体元子借地法》,《永乐大典》佚不载,今亦阙焉。案胎教之法,古人所重,贾谊《新书》所引青史氏之说,刘向《列女传》所记太任育文王之事,尚可见其崖略。惟《产育方药》则罕专书,《唐书·艺文志》有昝殷《产宝》一卷,始别立一门。今其书不传,则讲妊育者当以是书为最古矣。卷中惟陈言之评标识姓名,馀皆不标为谁说。今以原本体例推之,上卷之方皆出郭氏,下卷娩乳、安产、经气三条外,殆即杨氏之说,所附方药,殆即冀致君所采御药院方也。陈言即撰《三因方》者。杨子建名倓,有杨氏《家藏方》,今未见。李师圣等皆南宋人,冀致君序称诸人为宋儒,又称近在燕、赵间,盖元人云。
《马师津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马元仪撰。元仪,苏州人。是编前有雍正壬子汪濂夫序,称元仪受学於云间李士材、西昌喻
《银海精微》·二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唐孙思邈撰。唐、宋艺文志皆不著录,思邈本传亦不言有是书。其曰银海者,盖取目为银海之义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元王国端撰。国端,婺源人。其书专论针灸之法。首为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伤寒论注》·十卷、附《伤寒明理论》·三卷、《论方》一卷(内府藏本)《伤寒论》十卷,汉张机撰,晋王叔和编,金成无己注。《
《崔真人脉诀》·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紫虚真人撰,东垣老人李杲校评。考紫虚真人为宋道士崔嘉彦。陶宗仪《辍耕录》称,
《金匮要略论注》·二十四卷(通行本)汉张机撰,国朝徐彬注。机字仲景,南阳人。尝举孝廉,建安中官至长沙太守。是书亦名《金匮
《肘后备急方》·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晋葛洪撰。洪字稚川,句容人。元帝为丞相时,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迁
《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明李时珍撰。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官楚王府奉祠正。事迹具《明史·方技传》。是编
《产育宝庆方》·二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以为郭稽中撰。考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濮阳李师圣得《产论
《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万表编,其孙邦孚增辑。表有《海寇议》,已著录。邦孚字汝永,官都督佥事。是
《删补颐生微论》·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李中梓撰。中梓字士材,华亭人。是编初稿定於万历戊午,已刊版行世。崇祯壬午又因旧
《伤寒论条辨续注》·十二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郑重光撰。重光字在辛,歙县人。明万历中方有执作《伤寒论条辨》,号为精审
《颅囟经》·二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世亦别无传本,独《永乐大典》内载有其书。考历代史志,自《唐·艺文志》以上皆无
《褚氏遗书》·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旧本题南齐褚澄撰。澄字彦适,阳翟人,褚渊弟也。尚宋文帝女庐江公主,拜驸马都尉
《宣明论方》·十五卷(通行本)金刘完素撰。是书皆对病处方之法。首诸证门,自煎厥薄厥飧泄胀以及诸痹心疝凡六十一证,皆采用内
《心印绀珠经》·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李汤卿撰。汤卿不知何许人。是书为嘉靖丁未嘉兴府知府赵瀛所校刊。上卷曰原道统,曰推
《伤寒说意》·十一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元御既作《伤寒悬解》,谓论文简奥,非读者所能遽晓。乃会通大意,复著
《医学源流论》·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徐大椿撰。其大纲凡七,曰经络脏腑,曰脉,曰病,曰药,曰治法,曰书论,曰古今。分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徐大椿撰。大椿字灵胎,号洄溪,吴江人。世传神农《本草经》三卷共载药三百六
《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金张元素撰。元素字洁古,易州人。八岁应童子举。二十七试进士,以犯庙讳下第。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