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竹堂经验方》·五卷(永乐大典本)
元沙图穆苏撰。沙图穆苏《元史》无传,其事迹不可考。以吴澂王都中二序核之,则其字为谦斋,尝以御史出为建昌太守。是书即其在郡时所撰集也。原书本十五卷。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载有一部一册,而晁瑮《宝文堂书目》内亦列其名,则是明中叶以前,原帙尚存,其后遂鲜传本。今据《永乐大典》所载,搜采编辑,计亡阙已十之五六,而所存者尚多。谨依方诠次,分立二十四门,厘为五卷。中间如调补一门,不轻用金石之药,其处方最为醇正。又女科之八珍散,即四君子汤、四物汤之并方,其用尤广,明薛己《医案》已详著之。至疮科所载返魂丹,与今世疡医所用梅花点舌丹、夺命丹相类,内托千金散以治痈毒,亦见殊功。是皆可资利济之用。惟幼科之褐丸子与苏沈良方中所列褐丸,名目相类,治疗亦同。特彼用乌头桂、香附乾姜、陈皮配合,攻补兼行,颇为周密。此乃用黑牵牛、京三棱、蓬莪术诸品,殊病其过於峻利。盖金、元方剂,往往如斯,由北人气禀壮实,与南人异治故也。此在於随宜消息,不可以成法拘矣。
《瘟疫论》·二卷、《补遗》·一卷(通行本)明吴有性撰。有性字又可,震泽人。是书成於崇祯壬午。以四时不正之气发为瘟疫,其病
《铜人针灸经》·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按晁公武《读书后志》曰:《铜人腧穴针灸图》三卷,皇朝王惟德撰
《灵秘十八方加减》·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德府良医所良医济南胡嗣廉校编。前有嘉靖十七年可泉子序,云不知何人所辑,则
《针灸节要》·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高武撰。是书以《难经》、《素问》为主。《难经》首取行针补泻,次取井荣俞经合,次及经
《先醒斋广笔记》·四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缪希雍撰。希雍字仲醇,常熟人。《明史·方技传》附见《李时珍传》中。天启中
《伤寒兼证析义》·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倬撰。倬字飞畴,吴江人。张登弟也。是书专论伤寒而挟杂病者,分中风、虚劳、中
《太医局程文》·九卷(永乐大典本)宋时考试医学之制也。其命题有六,一曰墨义,试以记问之博;二曰脉义,试以察脉之精;三曰大
《世医得效方》·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危亦林撰。亦林字达斋,南丰人。官本州医学教授。是编积其高祖以下五世所集医方,合
《本经逢原》·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璐撰。其书以神农本经为主,而加以发明,兼及诸家治法。部分次第,悉依李氏《本草纲
《金匮悬解》·二十二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元御谓张机著《金匮玉函经》以治内伤杂病,大旨主於扶阳气以为运化之
《避水集验要方》·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董炳撰。炳字文化,泗州人。是编以常用有验之方,分类裒辑,无所阐发。其所用之药有
《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四卷(侍郎金简购进本)旧本题金李杲撰。考《珍珠囊》为洁古老人张元素著,其书久已散佚。世传东垣《
《上池杂说》·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冯时可撰。时可有《左氏释》,已著录。此乃其杂论医学之书。大意主於温补,伸东垣而抑
《丹溪心法附馀》·二十四卷(内府藏本) 明方广撰。广字约之,号古斋,休宁人。是书成於嘉靖丙申。因程用光所订朱震亨《丹溪心
《折肱漫录》·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黄承昊撰。承昊字履素,号暗斋,秀水人。黄洪宪之子也。万历丙辰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
《甲乙经》·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晋皇甫谧撰。谧有《高士传》,已著录。是编皆论针灸之道。《隋书·经籍志》称黄帝甲乙经十卷
《经验良方》·十一卷(通行本)明陈仕贤编。仕贤字邦宪,福清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副都御史。其书首载医旨脉诀药性,别为一卷
《巢氏诸病源候论》·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隋大业中太医博士巢元方等奉诏撰。考《隋书·经籍志》有《诸病源侯论》五卷,目一
《医说》·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张杲撰。杲字季明,新安人。其伯祖张扩,尝受业於庞安时,以医名京、洛间。罗愿《鄂州小集》
《删补颐生微论》·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李中梓撰。中梓字士材,华亭人。是编初稿定於万历戊午,已刊版行世。崇祯壬午又因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