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问对》·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汪机撰。机字省之,祁门人。《明史·方技传》称,吴县张颐、祁门汪机、杞县李可大、常熟缪希雍皆精通医术,治病多奇中,即其人也。是书成於嘉靖壬辰,前有程鏔序。上、中二卷论针法,下卷论灸法及经络穴道,皆取《灵枢》、《素问》、《杂经》、《甲乙经》及诸家针灸之书,条析其说,设为问答以发明其义,措语颇为简明。其论针能治有馀之病,不能治不足之病。详辨内经虚补实泻之说为指虚邪实邪,非指病体之虚实。又论古人充实,病中於外,故针灸有功。今人虚耗,病多在内,针灸不如汤液。又论误针误灸之害,与巧立名目之诬,皆术家所讳不肯言者,其说尤为笃实。考机《石山医案》,凡所疗之证,皆以药饵攻补,无仅用针灸奏功者。盖惟深知其利病,故不妄施,所由与务矜奇技者异也。
《释骨》·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沈彤撰。彤有《周官禄田考》,已著录。是编取《内经》所载人身诸骨,参以他书所说,胪而释
《医方选要》·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周文采编。李时珍《本草纲目》引作周良采,字之讹也。其里贯未详。是书乃其为蜀献王椿侍
《铜人针灸经》·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按晁公武《读书后志》曰:《铜人腧穴针灸图》三卷,皇朝王惟德撰
《兰台轨范》·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徐大椿撰。大椿持论,以张机所传为主,谓为古之经方。唐人所传,已有合有不合,宋、元
《医学汇纂指南》·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端木缙撰。缙字仪标,当涂人。是书成於康熙丁亥。摘取古今医书,薈萃成帙。每病之
《四圣悬枢》·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是书谓寒疫、温疫、痘病、疹病皆由於岁气,世皆以小儿之痘为胎毒,非也。
《避水集验要方》·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董炳撰。炳字文化,泗州人。是编以常用有验之方,分类裒辑,无所阐发。其所用之药有
《医津筏》·一卷(通行本)国朝江之兰撰。之兰字含微,歙县人。是书凡十四篇,每篇以《内经》数语为主,而分条疏论於其后。
《泰定养生主论》·十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元洞虚子王中阳撰。其书论婚孕老幼阴阳气运节宣之宜,并摘录脉证方剂以资调摄
《医学六要》·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三锡撰。三锡字叔承,应天人。是编成於万历乙酉。以医学大端有六,分别论列。首四诊
《瑞竹堂经验方》·五卷(永乐大典本)元沙图穆苏撰。沙图穆苏《元史》无传,其事迹不可考。以吴澂王都中二序核之,则其字为谦斋
《马师津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马元仪撰。元仪,苏州人。是编前有雍正壬子汪濂夫序,称元仪受学於云间李士材、西昌喻
《医开》·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王世相撰。世相字季邻,号清溪,蒲州人。吕柟之门人也。官延川县知县。是书凡分二十
《景岳全书》·六十四卷(通行本)明张介宾撰。是书首为传忠录三卷,统论阴阳六气及前人得失,次脉神章三卷,录诊家要语。次为伤
《产宝诸方》·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不载,惟陈振孙《书录解题》有之。自明以来诸家书目,亦罕有著
《儒门事亲》·十五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金张从正撰。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兴定中召补太医,寻辞去。事迹具《金史
《本经逢原》·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璐撰。其书以神农本经为主,而加以发明,兼及诸家治法。部分次第,悉依李氏《本草纲
《雷公炮制药性解》·六卷(通行本)旧本题明李中梓撰。凡金石部三十三种,果部十八种,穀部十一种,草部九十六种,木部五十七种
《鲁府秘方》·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刘应泰编。应泰尝为鲁王府侍医。其里贯未详。是书分福、寿、康、宁四集。首载五言赞一首
《灵枢悬解》·九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是书亦以错简为说,谓经别前十三段为正经,后十五段为别经,乃经别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