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包》·五卷、附《玄包数总义》·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北周卫元嵩撰。唐苏源明传,李江注。宋韦汉卿释音。其《总义》二卷则张行成所补撰也。杨楫尝序其书云:元嵩,益州成教人。明阴阳历算,献策后周,赐爵持节蜀郡公。胡应麟《四部正讹》则云,元嵩,后周人。所撰述有《齐三教论》七卷,见郑樵《通志》。又《隋志》释氏类,称蜀郡沙门卫元嵩上书,言僧徒猥滥,周武帝下诏一切废毁,即其人也。杨楫本序颇与《隋志》合,序称元嵩有传,考《北史》无之,杨氏误也。案应麟谓元嵩先为沙门,所考较楫为详。然《北史》载元嵩艺术传中,应麟求之於专传,不见其名,遂以为《北史》不载。则楫不误而应麟反误。至《崇文总目》以为唐人,《通志》、《通考》并因之,则疏舛更甚矣。唐释道宣广宏明订,於元嵩深有诋词,盖以澄汰僧徒,故缁流积恨。然温大雅《创业起居注》载元嵩造谣谶,裴寂等引之以劝进,则亦妖妄之徒也。是书体例近《太玄》,序次则用归藏,首坤而继以乾、兑、艮、离、坎、巽、震、卦,凡七变合本卦,共成八八六十四。自系以辞,文多诘屈。又好用僻字,难以猝读。及究其传注音释,乃别无奥义,以艰深而文浅易,不过效《太玄》之颦。宋绍兴中,临邛张行成以苏、李二氏徒言其理,未知其数,复遍采《易》说以通其旨,著为《总义》。元嵩书《唐志》作十卷,今本五卷,其或并或佚,盖不可考。杨楫序称,大观庚寅,前进士张昇景初,携《玄包》见遗,曰自后周历隋、唐,迄今五百馀载,世莫得闻。顷因杨公玄素内翰传秘阁本,俾镂版以传。然此书《唐志》、《崇文总目》并著录,何以云五百馀年世莫得闻?王世贞疑为依托,似非无见。今术数家从无用以占卜者,徒以流传既久,姑录存之。行成书《玉海》作二卷,与今本合,与《玄包》本别著录。然考昇子张洸跋,已称以行成《疏义》与临邛韦汉卿《释音》合为一编,则二书之并,其来已久。毛晋刊版,盖有所本,今亦仍之。其《释音》漏题汉卿名,则晋之疏耳。
《御定星历考原》·六卷 康熙五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初,康熙二十二年命廷臣会议修辑《选择通书》,与《万年书》一体颁行。而
《纪梦要览》·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童轩撰。轩字士昂,鄱阳人。景泰辛未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是书梦论一卷,历代纪
《神枢鬼藏经》·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首题南极冲虚妙道真君,盖道家所依托。前有自序,称辑为三卷,分十二章,
《皇极经世书类要》·九卷(永乐大典本)宋锺过撰。过字益斋,庐陵人。其书作於咸淳中。吴应丑序云:锺君取邵子之书类之,图即书
《五曜源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前有自序云,遇一老僧所传。盖术家依托之辞,不足信也。其书专论子平。曰五
《洪范皇极补》·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刘世衢撰。世衢字何甫,永新人。是书成於康熙甲子。以蔡沈《洪范数》为未竟之书,谢
《六壬五变中黄经》·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中黄本道家之言,道藏有《太清中黄真经》二卷,亦名《胎藏论》,称九
《子平三命渊源注》·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元李钦夫撰。书末题大德丁未孟冬朔日,长安道人李钦夫仁敬注解。前有泰定丙
《钦定协纪辨方书》·三十六卷乾隆四年奉敕撰。越三年告成,进呈钦定。凡本原二卷,义例六卷,立成、宜忌、用事各一卷,公规二卷
《卜法详考》·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胡煦撰。煦有《周易函书约注》,已著录。考古者大事多用卜,故《尚书》言龟者居多。
《皇极经世考》·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徐文靖撰。文靖有《禹贡会笺》,已著录。是编首列邵子起算之术,括为二图,一曰数皆
《太乙成书》·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是书以太乙五将奇偶二算演七十二局,视岁神吉凶。其法以上元甲子岁
《大统皇历经世》·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胡献忠撰。献忠自号六六道人,婺源人。其书以明代《大统历》所列《九宫紫白图》俗师
《定穴立向开门放水坟宅便览要诀》·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梅自实撰。自实字有源,宣城人。是书专以二十四山向用正五行,辨
《潜虚》·一卷、附《潜虚发微论》·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司马光撰。光有《温公易说》,已著录。是编乃拟《太玄》而作。晁公
《星命溯源》·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第一卷为《通玄遗书》,杂录唐张果之说,凡三篇。第二卷为《果老
《观象玩占》·五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旧本题唐李淳风撰。凡日月、五纬、经星、云汉、彗孛、客流、杂气以及山川、陆泽、城郭
《天玉经内传》·三卷、《外编》·一卷(通行本)旧本题唐杨筠松撰。考郑樵《通志·艺文略》、陈振孙《书录解题》,杨、曾二家书
《原本五行类事占徵验》·九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旧本题明李淑通撰。前有正统庚申自序,其结衔称赐进士前詹事府通事舍人
《玉灵聚义》·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陆森撰。森字茂林,平江路人。官阴阳教谕。是书前有延祐二年森自序。又有天历二年刊书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