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政鉴》·十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仁宗皇帝撰。前有御制序曰:宸宫馀暇,氾览史籍,《洪范》之说,缅然可寻,而伏、郑所编,靡闻全录。前则歆、向作传,散布群篇;后则京、夏诸儒,衍释证兆。简牍广记,颠末弗齐。不有汇分,何从质信?亦尝取书林之奏,合日官之藏,参咨迩臣,覆究曩例。遂采五行六沴,前世察候最稽应者,次为十二卷,名曰《洪范政鉴》。若语非典要,过涉怪谲,则略而不载。若占有差别,互存考验,则析而详言。君人者承天子民,必逆知未萌,前虑诸慝,庶乎嗣祖宗之构,顺阴阳之构,故因题辞,兼以自励云云。《玉海》云,康定元年十一月丙辰,内出御制《洪范政鉴》十二卷示辅臣,即此本也。其书以五行分类,自春秋以迄历代事应,采摭颇详,盖亦古帝王敬畏修省之意。然圣人钦崇永保,无刻不然,不必遇变而始警。即上天垂戒,亦从无一定之格,不移尺寸。《洪范》庶徵,约举感应之理,亦大凡耳,汉儒推衍,条目愈繁。稽其所谈,率以某灾应某事,而不能先言某事当有某灾,故刘知几《史通·书志篇》曰,肇彰先觉,取验将来,言必有中,语无虚发。苟志之竹帛,谁曰不然。若乃前事已往,后来追证,课彼虚说,成此游词。多见其老生常谈,徒烦翰墨,又穿凿既甚,同异弥多。知几所谓董、京之说,前后相反。向、歆之解,父子不同。言无准的,事益烦费者,尤笃论也。虽仁宗令主,其书当存。而所言无裨於实政,今谨附存其目焉。
《天文诸占》·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亦莫详时代。书中杂占,半出抄袭,半出臆断。如所注日影一则,谓用
《天玉经外传》·一卷、《四十八局图》·一卷(通行本)旧本题宋吴克诚撰,其子景鸾续成之。一名《吴公教子书》。案克诚父子名氏
《天文主管》·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首题明昌元年司天台少监赐紫金鱼袋臣武亢重行校正。盖金章宗时经进之书。案《金史
《洪范图说》·四卷(侍讲刘亨地家藏本)国朝舒俊鲲撰。俊鲲字潜夫,溆浦人。其自序云,因钦定《易图说》得《洪范九畴》之数,兼
《御定星历考原》·六卷 康熙五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初,康熙二十二年命廷臣会议修辑《选择通书》,与《万年书》一体颁行。而
《奇门要略》·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大都摭拾《奇门五总龟》之说,略加诠次,於得奇、得门、得使毫无所
《周易尚占》·三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前有大德丁未宝巴序,称为莹蟾子李清庵作。按元李之纯号清庵,又号莹蟾
《黄帝演禽七元三传心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其书乃以七元之翻禽倒将论战阵主客之用者。其略以兵气
《正易心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宋麻衣道者撰。凡四十二章,章四句,句四言。又题希夷先生受并消息。《文献通考》载
《五行类应》·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钱春撰。春有《湖湘五略》,已著录。此书乃春以御史巡按湖广时取李淑通及张贲通所辑《五
《玉管照神局》·三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南唐宋齐邱撰。齐邱字超回,改字子嵩,庐陵人。初以布衣事李昪,授殿直军判官,擢右司
《观物篇解》·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附《皇极经世解起数诀》·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宋祝泌撰。泌字子泾,鄱阳人,自号观
《皇极数钞》·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陶成撰。成,南城人。康熙己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其书以《洛书》印合《河图》,而推
《画前易衍》·(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徐灿撰。灿字朗亭,号玉峰,昆山人。乾隆辛酉举人。其书以太极函三兼综河洛理数,
《范衍》·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钱一本撰。一本有《像象管见》,已著录。是编以圣人则书叙畴,以龟坼为卜法。后世蓍重而龟卜
《天文书》·(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柯洽撰。洽字九疑,天台人。是书乃其手录天官家言,故无卷帙次序。第一册论垣宿诸星。
《洪范补注》·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潘士权撰。士权有《大乐元音》,已著录。是编增补蔡沈之书,而於原书之外复多所附益。
《易象图说内篇》·三卷、《外篇》·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张理撰。理有《大易象数钩深图》,已著录。是书内篇凡三,曰本图书
《徐氏珞琭子赋注》·二卷(永乐大典本)宋徐子平撰。《珞琭子》书为言禄命者所自出,其法专以人生年月日时八字推衍吉凶祸福。李
《五星考》·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首言安命分宫之法,次及大小行限,次及吉凶星曜神煞,次论拱夹冲钓以及穷通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