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学易编》·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李心传撰。心传字微之,号秀岩,隆州人。宝庆二年以布衣召补从政郎,差充秘阁校勘。历官至工部侍郎,兼秘书监。事迹具《宋史·儒林传》。心传邃於史学,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二书,为史家所重,而经术亦颇究心。高斯得《耻堂存稿》有《学易编》、《诵诗训》二书《跋》,曰:“秀岩先生近世大儒也,世徒见其论著藏於明堂石室,金匮玉版,遂以良史目之。不知先生中年以后,穷极道奥,经术之邃,有非近世学士大夫所能及者。”虽弟子尊师之词,要非甚溢美也。是书於嘉定九年竭二百八日之力,排纂蒇业,以岁在丙子为名。所取惟王弼、张子、程子、郭雍、朱子五家之说,而以其父舜臣《易本传》之说证之,亦间附以己意。原书十五卷,高斯得尝与《诵诗训》合刻於桐江,今已散佚。此本为元初俞琬所钞,后有琬《跋》曰“此书系借闻德坊周家书肆所鬻者。天寒日短,老眼昏花,并日而钞其可取者”云云,盖所存不及十之一矣。然琬邃於《易》学,凡所采摭,皆其英华,则大旨犹可概见也。心传《自序》,称“采王氏、张子、程子与朱文公四家之传,而间以周子、邵子及先君子之说补之,自唐以上诸儒字义之异者亦附见焉。”而琰跋所列则无周子、邵子,而有郭子和。子和,郭雍之字,即著《郭氏传家易说》者也。心传原书不存,未详孰是。考周子《通书》、邵子《皇极经世》,虽皆阐《易》理,而实於《易》外别自为说,可以引为义疏者少。惟郭雍依经阐义,具有成书,或心传之《序》传写有误欤?
《周易集解增释》·八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仁浃撰。仁浃,秀水人。是书前有乾隆戊辰《自序》。首八卷载诸儒传授及王氏《
《周易集解》·十七卷(内府藏本)唐李鼎祚撰。鼎祚《唐书》无传,始末未详。惟据《序》末结衔,知其官为秘书省著作郎。据袁桷《
《易观》·四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国朝胡淳撰。淳字厚菴,庆云人。乾隆丙辰进士,授蒙自县知县,未上而卒。是编惟解《上、
《蠙衣生易解》·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郭子章撰。子章字相奎,号青螺,又自号曰蠙衣生,泰和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兵部尚
《看易凡例图说》·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龙子昂撰。子昂,泰和人。嘉靖庚子举人。官知县。是编不标书名,前列《读易凡例》共
《周易辑说明解》·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冯椅撰”。椅有《厚斋易学》,已著录,此其别行之伪本也。案椅原书,《宋史
《读易自识》(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金綎撰。綎字丝五,吴县人。是书随笔记录,未分卷帙。首为总论,次为《系辞》、《序
《易象援古》(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申尔宣撰。尔宣字伯言,河南人。此书乃其父舒坦命意而尔宣本之成书。其曰《援古》者
《易旨一览》·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蒋时雍撰。时雍字绳武,江都人。其书训诂字句,乃村塾课蒙之本。
《易经释义》·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沈昌基撰。昌基字儒珍,乌程人。其书删节《本义》,敷衍成文,前列拟题三页。其《自序
《周易纂解正宗》·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谢复茪撰。复茪字菁来,吉水人。其书先列朱子《本义》,以《直解》、《大全》、《
《易经观玩篇》(无卷数,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朱宗洛撰。宗洛字绍川,无锡人。乾隆庚辰进士,官天镇县知县。是编《凡例》谓用费
《九正易因》(无卷数,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李贽撰。贽本名载贽,晋江人。嘉靖壬子举人。官至姚安府知府。坐妖言逮问,自杀。事
《读易详说》·十卷(永乐大典本)宋李光撰。光字泰发,上虞人。崇宁五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谥庄简。事迹具《宋史》本传。光为
《河图洛书原舛编》·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河图》、《洛书》,辨者既非一家,驳者
《周易旁注会通》·十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姚文蔚撰。文蔚字养谷,钱塘人。万历壬辰进士。历官南京太仆寺少卿。初,休宁朱
《周易筮述》·八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宏撰撰。宏撰字无异,号山史,华阴人。康熙己未尝举荐博学鸿词。宏撰以朱子谓《易》
《周易悬象》·八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元御字坤载,号研农,昌邑人。早为诸生,因庸医误药损其目,遂发愤学医。
《周易注》·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上、下经》注及《略例》,魏王弼撰。《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注,
《经义管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饶一辛撰。一辛字冶人,南城人。是书成於雍正丙午。凡《图说》七、《周易统天旋卦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