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学易编》·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李心传撰。心传字微之,号秀岩,隆州人。宝庆二年以布衣召补从政郎,差充秘阁校勘。历官至工部侍郎,兼秘书监。事迹具《宋史·儒林传》。心传邃於史学,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二书,为史家所重,而经术亦颇究心。高斯得《耻堂存稿》有《学易编》、《诵诗训》二书《跋》,曰:“秀岩先生近世大儒也,世徒见其论著藏於明堂石室,金匮玉版,遂以良史目之。不知先生中年以后,穷极道奥,经术之邃,有非近世学士大夫所能及者。”虽弟子尊师之词,要非甚溢美也。是书於嘉定九年竭二百八日之力,排纂蒇业,以岁在丙子为名。所取惟王弼、张子、程子、郭雍、朱子五家之说,而以其父舜臣《易本传》之说证之,亦间附以己意。原书十五卷,高斯得尝与《诵诗训》合刻於桐江,今已散佚。此本为元初俞琬所钞,后有琬《跋》曰“此书系借闻德坊周家书肆所鬻者。天寒日短,老眼昏花,并日而钞其可取者”云云,盖所存不及十之一矣。然琬邃於《易》学,凡所采摭,皆其英华,则大旨犹可概见也。心传《自序》,称“采王氏、张子、程子与朱文公四家之传,而间以周子、邵子及先君子之说补之,自唐以上诸儒字义之异者亦附见焉。”而琰跋所列则无周子、邵子,而有郭子和。子和,郭雍之字,即著《郭氏传家易说》者也。心传原书不存,未详孰是。考周子《通书》、邵子《皇极经世》,虽皆阐《易》理,而实於《易》外别自为说,可以引为义疏者少。惟郭雍依经阐义,具有成书,或心传之《序》传写有误欤?
《易经渊旨》·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吴郡归有光撰”。有光字熙甫。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太仆寺丞。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易略》·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陆梦龙撰。梦龙字君启,会稽人。万历庚戌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调陕西,进布政司参政,
《易脩墨守》·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唐枢撰。枢字惟镇,归安人。嘉靖丙戌进士。官刑部主事。以疏争李福达事,斥为民。隆庆
《周易悬象》·八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元御字坤载,号研农,昌邑人。早为诸生,因庸医误药损其目,遂发愤学医。
《身易实义》·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沈廷劢撰。廷劢字克斋,嘉兴人。康熙中由副贡生授栾城县知县,官至商州知州。是书一以
《乾坤凿度》·二卷(永乐大典本)按《乾坤凿度》,《隋、唐志》、《崇文总目》皆未著录。至宋元祐间始出。《绍兴续书目》有《仓
《易纂言外翼》·八卷(永乐大典本)元吴澄撰。澄所著《易纂言》义例,散见各卦中,不相统贯。卷首所陈卦画,亦粗具梗概,未及详
《易序丛书》·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旧本题“宋赵汝楳撰”。汝楳有《周易辑闻》六卷,《易雅》一卷,《筮宗》三卷,总谓之《
《易经颂》·十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陈仁锡撰。是书多剖析字句,以发挥意义,亦间与《本义》异同。大抵据文臆断之处多
《易经讲义》·八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苌仕周撰。仕周字穆亭,汜水人。乾隆壬戌进士,官宜君县知县。是书以程《传》及《本义
《易读》(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宋邦绥撰。邦绥字逸才,号况梅,长洲人。乾隆丁巳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是编用注疏之本
《读易蒐》·十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郑赓唐撰。赓唐,缙云人。前明天启丁卯举人,官至福建按察使佥事。是书《序》称丁亥
《读易大旨》·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孙奇逢撰。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又号夏峰,容城人。前明万历庚子举人。是书乃其入国朝
《周易窥馀》·十五卷(永乐大典本)宋郑刚中撰。刚中字亨仲,金华人。绍兴二年进士及第。官至礼部侍郎,出为川陕宣抚副使,谪居
《周易可说》·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曹学佺撰。是书以象占为主,於前人中多采来知德《易》注,而深疑朱子《本义》。如谓“凡
《周易明善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徐继发撰。继发字绳武,贵溪人。其书专以后天诸图为主,由占筮卦气而蔓衍於律吕等韵
《读易私言》·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许衡撰。衡字平仲,河内人。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谥文正。事迹具《元史》本传
《易说》·十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田嘉穀撰。嘉穀字树滋,阳城人。康熙壬辰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书以《本义》为主,而取程
《周易阐理》·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戴虞皋撰。虞皋号遯轩,昆山人。是编原稿凡三四百纸。虞皋自以为太繁,删存十之一二
《周易文诠》·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赵汸撰。汸字子常,休宁人。师事黄泽,受《易象》、《春秋》之学。隐居著述,作东山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