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砚说》·一卷、《辨歙石说》·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陈振孙《书录解题》载之,亦云皆不著姓名。左圭《百川学海》列於唐《积谱》后,卷末有跋,称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弟左承议郎尚书礼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迈跋。跋中称景伯兄治歙,既揭苏氏《文房谱》於四宝堂,又别刻砚说三种云云。案景伯为洪迈兄洪适之字,则此二书似出於适,然与迈跋三种之说不合。考适《盘洲集》有苏易简《文房四谱》跋,称说歙砚者凡三家,品诸李者有《墨苑》,以踵此编。然则此二种盖与唐积之谱共为三种,皆适所刻,以附於《文房谱》之后者,实非适所自撰也。《砚说》兼纪采石之地,琢石之法及其品质之高下。《歙石说》则专论其纹理星晕,凡二十七种,辨别颇为详悉。唐询《北海公砚录》见於《郡斋读书志》者,今其本久已失传,惟此书引有两条,及无名氏《砚谱引》有一条,犹可以考见什一云。
《古器具名》·二卷、附《古器总说》·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胡文焕编。文焕有《文会堂琴谱》,已著录。是书於每一古器,各绘
《蠙衣生剑记》·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郭子章撰。子章有《蠙衣生易解》,已著录。是编皆记剑事,分上、下二篇。前有自序,谓
《焦山古鼎考》·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题云王士禄图释,林佶增益。实则张潮所辑也。潮字山来,徽州人。《焦山古鼎》,久已不存
《续茶经》·三卷、《附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陆廷灿撰。廷灿字秩昭,嘉定人。官崇安县知县候补主事。自唐以来,茶品
《酒史》·六卷(内府藏本)明冯时化撰。前有隆庆庚申赵惟卿序,称时化字应龙,别号与川,晚自号无怀山人,而不著其里籍。其书分
《画眉笔谈》·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陈均撰。均字康畴,歙县人。此书皆记豢养画眉鸟之事,本不足道,然养鹰诸法,古人著录
《乌衣香牒》·四卷、《春驹小谱》·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陈邦彦撰。邦彦字世南。此本题匏庐道人,其自号也。海宁人。康熙
《剑筴》·二十七卷(内府藏本)明钱希言撰。希言字简栖,吴县人。是编所载皆历代剑事,亦陶弘景《刀剑录》之流。而采摭繁芜,分
《茶花谱》·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朴静子撰,不著名氏。前有康熙己亥自序,盖其官漳州时所作也。茶花盛於闽南,而以日本
《倦圃莳植记》·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曹溶撰。溶有《崇祯五十宰相传》,已著录。兹编乃溶自山西阳和道归里,筑室范蠡湖上
《异鱼图赞》·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杨慎撰。慎有《檀弓丛训》,已著录。是书前有嘉靖甲辰自序,称西州《画史》录《南朝异
《古玉图谱》·一百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宋龙大渊等奉敕撰。《宋史·艺文志》不载。他家著录者皆未之及。尤袤《遂初堂书目》有《
《瓶花谱》·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张谦德撰。谦德后改名丑,有《清河书画舫》,已著录。是书首品瓶,次品花以及折枝插贮等事
《史氏菊谱》·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史正志撰。正志字志道,江都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累除司农丞。孝宗朝历守庐、扬、建
《水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徐献忠撰。献忠有《吴兴掌故集》,已著录。是编皆品煎茶之水。上卷为总论,一曰源,二曰清,
《琼花谱》·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杨端撰。端字惟正,鄞县人。成化间寓居扬州。是集采摭前人琼花篇什,汇为一编,以备故实。
《茶寮记》·一卷(内府藏本)明陆树声撰。树声有《平泉题跋》,已著录。树声初入翰林,与严嵩不合。罢归后张居正柄国,欲招致之
《牡丹史》·四卷(内府藏本)明薛凤翔撰。凤翔字公仪,亳州人。由例贡仕至鸿胪寺少卿。明时亳中牡丹最盛,凤翔家园种艺尤多,因
《花史》·十卷(内府藏本)明吴彦匡撰。彦匡爵里未详。是书盖本常熟蒋养菴《花编》,松江曹介人《花品》二书推而广之,得百有馀
《钦定西清砚谱》·二十五卷乾隆四十三年奉敕撰。每砚各图其正面背面,间及侧面。凡奉有御题、御铭、御玺及前人款识、印记,悉皆